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05年重庆记 – 六道轮回图(回顾)

(2008-07-09 20:43:59)
标签:

宗教

六道轮回图

轮盘

重庆

大足石刻

火锅

分类: 走到底,在路上

2005年重庆记 六道轮回图(回顾)

还是2004-2006年间去了好多次重庆,本来不想再写游记。不过这几年重庆好像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注意。从解放前的山城重庆,三峡游线的起点,还是这几年的电影中的《三峡好人》、《疯狂的石头》、《好奇害死猫》。。。。。。最近地震中心地带。我想还是应该写点什么,尤其这些天总在脑海里浮现的“六道轮回图”。。。。。。

重庆是山城,也是雾都。因为是依山而建,中间又有长江嘉陵江交汇,独特的地域形成了独特的重庆文化。因为没有太多的平地,所以很多建筑都只能用很小的建筑面积建得很高很高。重庆市中心标志性建筑“解放碑”,在一堆高楼围绕中也显得很不起眼。有很多老房子很旧,外面看都是黑黑糊糊的一片,高高低低穿插在那些摩天大厦之间。汽车都是盘山而行,高架桥也是一会盘山,一会过江。地铁也是全国唯一的可以一段在地下走,一段又可以露出地面。小巷子中的石板路也因为终年雾水大而总是湿滑的。因为交通不便,在重庆,也只有在重庆才可以看到“棒棒军”。就是这样一个特别的行业:用一根木棒和两条绳子做扁担,在码头或集市帮人挑货。这些棒棒军年龄多大都有,大部分都是重庆或周边人,个子普遍不高,皮肤黑黑的,非常能吃苦。可能平时五、六十斤的东西,他们挑两三公里才要几块钱。当地人都习惯在码头下了船或在车站就叫这些棒棒挑东西,已经是城市特色。还有一景是在重庆不能不看的,就是美女。尤其在夏天的解放碑周围,重庆女孩都会穿得很清凉逛街。记得有一个朋友在重庆住了一个月后笑称:把这辈子女人的后背和大腿都看完了。。。

对于我来说,最怀念的就是重庆火锅了(好像到哪里记得都最多的就是吃)。与北方火锅不同的是,重庆火锅讲究的是底汤和麻辣烫。开始吃当地火锅不适应的就是非常辣!红红的底料放的都是老汤,老字号火锅的汤永远是从一个大锅里熬,永远都用老汤来兑新汤。可能外人会认为不太卫生,不过当地人讲究的就是老汤的味道才正宗。还有就从火锅中涮出来的东西要沾芝麻油吃,一个原因是油会让涮熟的东西不会太烫,而且不会削弱火锅汤料的味道,保证原汁原味。涮的东西也是各种各样:鳝鱼、鸭肠、鹅肠、火腿、百叶、各种蔬菜。。。。。。反而肉类倒是配料了。后来又流行吃香辣虾,也是一个大锅,有各种配料,炒好的虾放在一起煮。再拌上白饭吃。在重庆我是第一次看到有人吃火锅拌白饭,其实这在当地是很正常的。每天晚上各个火锅店都差不多人满为患,约上三五好友,吃重庆火锅+山城啤酒+行酒令,这是重庆独特的风景。每次从重庆回来都要带几包火锅底料,在家自己弄火锅吃。可惜在北京很少能买到正宗的重庆火锅底料。

在重庆旅游有很多可看之处。可以坐船游三峡,看两岸风光。市内最有名的是那条“红色线路”,可以看看解放战争时期的遗址(渣子洞、白公馆)。可我不太喜欢看这些灰暗的东西,始终也没去。倒是总去两江交汇的朝天门码头,看看长江和嘉陵江并流的地方。白天在码头上真的是可以看出两条江颜色、流速都不同,从重庆开始,这两条江并为长江。晚上可以去南山一棵树观景台看重庆夜景,因为长江正好在这里有一个马踢形的大转弯。晚上市中心建筑的夜景灯都打开,一片灯火辉煌。

可对我来说印象最深的还是大足石刻。大足石刻位于距离重庆市区120公里处的大足县境内,是分布在全县76处石刻造像的总称,共计6万尊造像。以北山、宝顶山、南山、石篆山、石门山(简称“五山”)摩崖造像为代表的大足石刻是中国石窟艺术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世界石窟艺术中公元9世纪末至13世纪中叶间(中国晚唐景福元年至南宋淳佑十二年)最为壮丽辉煌的一页。1999年12月1日,大足石刻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被认为符合下列三条标准:第一,大足石刻是天才的艺术杰作,具有极高的艺术、历史和科学价值;第二,佛教、道教、儒教造像能真实地反映当时中国社会的哲学思想和风土人情;第三,大足石刻的造型艺术和宗教哲学思想对后世产生了重大影响。大足石刻始建于公元650年(唐永徽元年),兴盛于公元9世纪末至13世纪中叶,余绪延至明、清,是中国晚期石窟艺术的代表作品。“五山”摩崖造像以规模宏大,雕刻精美,题材多样,内涵丰富,保存完整而著称于世。以集释(佛教)、道(道教)、儒(儒家)“三教”造像之大成而异于前期石窟。以鲜明的民族化、生活化特色,在中国石窟艺术中独树一帜。以大量的实物形象和文字史料,从不同侧面展示了公元9世纪末至13世纪中叶间中国石窟艺术风格及民间宗教信仰的重大发展、变化,对中国石窟艺术的创新与发展有重要贡献,具有前期各代石窟不可替代的历史、艺术、科学和鉴赏价值。去大足石刻参观一定要听导游讲解,这样才能深刻了解每幅石刻的意义。如释迦涅槃圣迹图、九龙浴太子、孔雀明王、父母恩重经变相图、雷音图、千手观音、牧牛图。。。。。。在这里,佛教教义被连环画式的石刻通俗地图解着、昭示着。一组组表现佛教人生观、世界观、修持方法以及儒家伦理、理学心性的大型高浮雕巨龛相连,气势磅礴,形成一个逻辑严密的体系。有人称它是“几乎将一代大教收罗毕尽”。其造像题材不重复,构图严谨有序,图文相间,而且表现手法朴实无华,自然生动,将深奥的佛教义理通过活生生的艺术形象和风俗情节体现出来。观看之人不仅可以从中阅读到佛教教义,还能从中领略宋代的世俗社会、家庭生活和精神风貌。

我最喜欢、也是至今还在我脑海里徘徊的就是“六道轮回图”。

佛教认为,一切事物均处于因果联系中,依一定条件生起变化。佛教用这个观点来诠释世界、社会和人生,便出现了所谓的“因果报应,转世轮回”学说。六道轮回图即是这种学说的形象体现。轮回之“轮”,是指车的轮盘;“回”指车的转动。“轮回”是譬喻众生的生死流转永无终期,犹如车轮旋转不停一般。无常鬼怒目獠齿死咬轮盘,长舒两臂紧钳轮盘,象征业力不可逆转,即:业力所致的报应、遭遇不以众生意志为转移。六道轮回图共分四圈。(从里至外)轮盘的中心圈中坐着一修行者,从其心际飞出六道佛光,把整个轮盘划分为六个部分。这是典型佛教唯心主义哲学理论的反映,表示“万缘发于心,一切由心造。”即:众生一切善恶行为都由思想意志所推动,发什么样的心,就导致造什么样的业。由于业力的性质不同,所得的报应也就各不相同,来世就会在不同境界之中轮回。佛教从来不认为宇宙间有任何操纵生命的力量存在,众生的一切皆由自己的业力所致。发善心就造善业,得好报;发恶心就造恶业,得恶报。根据众生生前的业因差别,在轮回中共有六种转生的趋向,分别为“天道”、“阿修罗道”、“人道”、“饿鬼道”、“地狱道”、“畜生道”。整个六道是佛教对众生的分类。其中上三道为善三道,下三道为恶三道。众生都在这善恶因果的严密关系中,随业而升,业尽而沉。佛教的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思想,做好事有好报的信念,多行不义必自毙的警诫,千百年来一直成为了维护中国道德伦理的精神支柱。轮盘的第三圈是佛教十二因缘说的形象表现。十二因缘阐明了人生的变化无常,生死轮回的过程和揭示了众生生死流转的因果关系。它从人生过程的角度,把人生现象分析为从“无明”到“老死”十二个部分。这十二个部分辗转引发,互相结合在无止境的连锁之中,并以此阐明人生的痛苦及其根源,论证人生的关健问题。它是佛教对生命现象以及生命痛苦的因由的总结,同时也表明了佛教的唯心主义人生观。这十二个环节按顺序组成因果循环链条,任何一个有情识的生命体,在没获得解脱之前,都依此规律,轮回无穷。十二因缘的具体内容,以及生、老、病、死诸般痛苦,工匠师都用生动的艺术形象表现了出来。例如“生苦”,这里表现的是一位孕妇正坐在床前生孩子。佛家认为,孩子倒挂悬垂于狭小的母腹内四肢不得伸展,其母喝一口热汤,孩子如下油锅地狱;喝一口冷茶,又如坠寒冰地狱……生命在形成之时,就已开始受苦了。十月分娩,孩子又于母腹之内受挤压而出,出来便“呱呱”大哭,哭与笑众生生来就会,生出来时为何不笑而要哭呢?这便是受了诸般痛苦的反映。而且随着孩子的成长,接踵而来就免不了有“爱别离苦”、“求不得苦”、“病苦”、“老苦”、“死苦”等。每个人都是在自己的哭声中来到这个世界,然后又在亲人的哭声之中离开这个世界。据说古人造“苦”这个字就是根据人的脸相来造的:草字头象眉毛,下面一横象眼睛,中间一竖象鼻子,下面一个“口”,刚好就是一个“苦”字。佛教的经典浩若烟海,其教义亦是博大精深,但总括其要义,主要就讲了“苦”和“空”两个字。佛教把人生看作苦难的过程,视大千世界红尘滚滚,从而来奠定其超脱世俗的思想立场。那么众生脱离不了苦海的原因是什么呢?在轮盘右上方刻有谒语:三界轮中万种身,自从贪爱业沉沦……轮盘左下方有一官一卒,以手扶轮表“贪”;轮盘右下方刻有一猴子一边抚着生殖器,一边瞅着后面的少女表示“爱”。是众生的“贪”、“爱”之心使得轮盘旋转不休。。。。。。

从重庆回来这么久,其它的记忆都会逐渐模糊了,可唯有这“六道轮回图”在我的脑海中好像越来越清晰。最近生活中遇到了很多麻烦的事,外来的琐事扰得我心情不宁。有时候真的会想人活这一生到底是为什么?是为自己的理想奋斗,还是为一时的衣食住行,还是为自己心灵的安宁?到底会不会有前生来世?如果我们真的走到了生命最后一天,是不是还记得我们曾经做过的事,说过的话?会不会为自己做过的错事悔恨?或者真正被人宽恕?可能我们都是凡夫俗子,每天只是重复着轮回中的“空”“苦”,可我们是不是有心灵的感悟?佛说:生活中的困惑其实都来源于我们的心。风吹旗动,其实只是我们的心在动。仔细想想,其实我所烦恼的也不过只我们自己因为“贪”“爱”之心,让自己烦恼了。是众生的“贪”、“爱”之心使得轮盘旋转不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