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泾浜本地人的最爱汆糟鱼

标签:
美食 |
上海是个移民城市,用周立波的话,往上数3代,都不是上海人,呵呵。
我们这个公司90%都是上海人(市区的),近两年增加了嘉定本地人,在他们看来,我就是个本地人,但是和我们的美女秘书这样的纯正本地人比较,我还是。。。哈哈。我妈妈是半个宁波人。
嘉定虽说不是很大,但是语言却很丰富,南片北片东片西片的本地人说的话都不一样的。象我这样从小在嘉定城区长大的80后,可以听明白70%,但是分不出区别,爸爸妈妈这一代人就可以从口音里听出是哪里的人。以前高中的时候,很多同学来自嘉定的各地,军训时有一次在浴室,某同学和我说了句话,我楞是不明白。后来很久了从一个亲戚那里听到了,问妈妈啥意思,原来是梳头的意思,好象是说“理(第一声)一理”。原来人家当时问我借梳子,我没听懂也就走了,这样的笑话我闹过不少。
我自己的家里因为妈妈这里的宁波人关系,小朋友对爷爷奶奶的称呼也很混乱,我从小叫奶奶“亲妈”是嘉定人的称呼,堂哥堂姐的叫“老姆妈(和妈妈那个“姆妈”一样发音的,好像是本地农村的叫法)”,表哥又叫“阿娘”,小朋友时代的我很搞啊。爸爸这里,大姑父虽然也是本地人,可是姑妈女儿大表姐年轻时去新疆兵团做垦荒牛了,还在那里嫁了江阴人,后来一家都在江阴;二姑夫是山东人,虽然和姑妈解放后一直在杭州生活,姑父乡音未改,姑妈已经是一口杭州话了;小姑夫是南通人,虽然口音已经没有什么特别了。但是家庭聚会的时候,实在热闹得不是一点点,语系多的吓人,于是普通话就是我们交流的语言了,特别像我这样从小被培养的普通话字正腔圆但是上海话或者嘉定话实在不灵光的人,一家人就都是洋泾浜了。
上海这里,不仅语言不太一样,吃的东西也不太一样的,我以前提到过草头饼,好像离开嘉定就不吃了,还有韭菜花,好像浦东本地人就不吃的。今天回家,看到妈妈做的,也是正宗嘉定本地菜,我曾经的最爱——汆糟鱼。
为什么说曾经,唉,不是过敏了以后不敢吃鱼了么。
这道菜几乎嘉定人都会做的。而且以前农村摆婚宴,吃三天的那种流水席,当日的正席一定是菠菜鱼圆汤,鱼头鱼尾么就做成汆糟鱼在前一日或者当日非正席的压轴了。
鱼没有什么要求,胖头鱼、白鲢鱼或者青鱼都可以的。一般家里自己单做,以前喜欢用白鲢,现在好像妈妈比较多买胖头鱼了。胖头鱼鱼头烧汤或者红烧,肉段切开用盐和白酒腌上,冰箱里放一夜。第二天吃的时候拿出来略微洗掉一下血水,开水锅里放姜片然后把鱼汆下去,再开锅,撇掉浮沫,煮个三五分钟就好了,关火的时候放点葱花。其实不放味精也很鲜了。
以前闹过一个笑话,外婆家里烧汆糟鱼,一个邻居过来说,阿婆,对面那家宁波人滑稽哇,烧汆糟鱼不放油的。说完看我们的饭碗,傻了,也不放油了,妈妈说,我们也是宁波人,哈哈。到底不放油是不是宁波人的做法我不知道,反正觉得清汤就很鲜很清爽。鱼又嫩。前年蒋同学来我家小住,妈妈特地烧了这个给她吃,她连说好吃好吃,嘿嘿,我说其他地方吃不到的哦。
今天的鱼原来是舅舅拿来的,妈妈说做法比较考究,盐和葱姜都腌过去了血水了,然后放白酒闷了一晚,做的时候不用洗了,味道比较浓郁,我没吃,也不知道那个做法更好吃,但是我确实很馋啊。。。
来个照片,边烧边拍,用了闪光灯了
http://s11/middle/56f47c26g93fc2f4d7dea&690
关火前放了葱花
http://s16/middle/56f47c26g93fc3331b02f&690
撩起一块,比较大的一块,我妈妈切块的时候会再横着来一刀。
http://s15/middle/56f47c26g93fc3948aa9e&690
看看旁边的锅里是啥,油焖茭白
http://s14/middle/56f47c26g93fc402334bd&690
问妈妈,那我吃啥,老娘旁边的大碗扣着一个小搪瓷盆,吼吼,红烧肉。
http://s6/middle/56f47c26g93fc4757abd5&690
主食是啥,也是我喜欢的,这个不知道是不是也是本地人吃的了。吃剩的菜汤面里放点冷饭一起煮成菜泡饭,放了盐和味精还有猪油,非常好吃,不过现在家里没有猪油,不香。不过还是吃了两碗。
http://s7/middle/56f47c26g93fc4ee237f6&690
吃得太饱了,明天开始减肥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