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质数》教学设计
(2017-11-02 10:25:31)分类: 2017-2018第一学期五 |
首案编写:石军
教学目标:
1.在用小正方形拼长方形的活动中,经历探索质数与合数的过程,理解质数和合数的意义。
2.能正确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
3.在研究质数的过程中丰富对数学发展的认识,感受数学文化的魅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质数和合数的意义,能正确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
难点: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通过探索找出寻找质数的简单方法。
教具、学具:
多媒体课件、若干个小正方形。
教学过程:
一、
师:我们一起来玩一个拼图比赛小游戏,请同学们把自己的学具拿出来准备好,听好要求,老师说开始我们一起动手,看看谁是今天的冠军。
二、
1.用12个小正方形拼成长方形,看谁拼的方法多,动作还快。
(学生兴趣高涨,教师巡视指导。选出拼得又对又快的同学一起为他鼓掌。)
2.师:下面我们用不同个数的小正方形来拼长方形,同学们动手拼,老师给你们做记录,我们一起来完成书上的表格。
学生汇报,教师填表。
(二)找一找。
课件出示表格,引导学生观察。
1.观察上表,你有什么发现?小组谈论并总结自己的发现。
生1:5个小正方形只能拼成一种长方形,5的因数只有1和5两个。
生2:6个小正方形能拼成两种长方形,6的因数有1,2,3,6四个。
生3:有的数只有2个因数,如2,3,5,…;有的数不止有2个因数, 如4,6,8,…。
2.师:为什么2,3,5,7,11只能拼一种长方形呀?它们有什么共同点吗?(它们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
(板书:2,3,5,7,11的因数。)
师:(指着合数说)为什么它们能拼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长方形呢?它们有什么相同点吗?(它们都有两个以上的因数)
师:请你仔细观察因数的特点,并把这些数分类。(小组讨论)
你能给这两类数取个名字吗?(学生取名,教师提出质数与合数并板书:质数 合数)
【设计意图:学生动手拼长方形,揭示质数、合数的意义。用小正方形拼成长方形有几种拼法,让学生自己先尝试着拼一拼,边拼边填写书上的表格。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三)认一认、填一填。
师: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什么叫质数,什么叫合数?
出示:一个数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个数叫作质数。
一个数除了1和它本身以外还有别的因数,这个数叫作合数。
师:你现在能迅速判断出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了吗?出示一组数字(出示课件),让学生组内商量商量,你们组喜欢挑质数就把质数挑出来,喜欢挑合数就把合数挑出来。看哪个组挑得又快又准。
学生汇报:
质数:2,3,23,31,37,41,47
合数:25,33,49,51,63,74,36,70
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1
师:刚才我发现有的组在选择合数时判断得非常快,能给大家介绍一下经验吗?
生:一个数的因数除了1和它本身,再找到第三个因数就可以判断出这个数是合数。
师:下面我们一起来找一找2~12中,质数有哪些,合数有哪些?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2~12中质数有2,3,5,7,11,合数有4,6,8,9,10,12。)
三、
根据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可以把自然数分成:质数、合数、1。
老师小结:只要找到一个除1和它本身以外的因数,这个数就是合数。如果除了1 和它本身找不到其他的因数,这个数就是质数。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四、
师:学完这节课,你收获了什么呢?跟大家说说吧!
学生讨论。
老师小结:一个数除了1和它本身以外还有别的因数,这个数就叫作合数。一个数只有1 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个数叫作质数。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板书:
找 质 数
一个数除了1和它本身以外还有别的因数,这个数就叫作合数。
一个数只有1 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个数叫作质数。
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教学反思:
1、采用学生独立思考与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
在学生解决问题的探索中,充分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小组合作,准确地找出每个数的因数,为后面学习合数、质数的概念做好有力的铺垫。
2、充分挖掘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学中根据学生实际,没有让学生通过摆长方形来找数的因数,而是通过列表直接让学生独立找出相应的数的因数。然后让他们自由地给这些数分类,然后讨论、修改、命名,真正让学生明白了什么是质数与合数,体现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