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量关系》教学设计
(2017-04-20 11:20:32)| 分类: 2016—2017第二学期四 |
第二课时
首案编写
教学内容:教材64-65页。
学情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会用字母表示数功能的基础上教学的,教材通过跷跷板情境,引导学生用语言描述具体情境中的等量关系,通过反复体验感知找出等量关系,本节课的教学对学生学习方程、解方程及运用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它是学生学习用方程解决问题的起始课,在本单元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在用多种方法表示等量关系的活动中了解等量关系,知道同一个等量关系可以有不同的表示形式。
2、初步体会等量关系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存在,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难点:
重点:在用多种方法表示等量关系的活动中了解等量关系。
难点:知道同一等量关系可以用不同的表示形式。
教法:通过具体情境引导学发现等量关系,并能用语言和算式来表述,并在反复体会和深入探究中多角度理解等量关系。
学法:以自主探究、小组合作作为学习的主要方式。由直观到抽象,在探索和交流中感受、体会和理解。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谈话导入
师:喜欢玩跷跷板吗?如果老师和你们玩跷跷板会出现什么情况?为什么?
公平的玩,你想选择谁?为什么?
二、合作探究
1、初步感知等量关系
探究活动(一)
课件分别出示:一只鹅和一只鸭玩跷跷板、一只鹅和两只鸭玩跷跷板、一只鹅和三只鸭玩跷跷板。
生分别说出三幅图的数量关系,引导生用“大于”、“小于”分别表示跷跷板的不平衡。
一只鹅和两只鸭、一只鸡玩跷跷板。
生:天平平衡,说明1只鹅的质量等于2只鸭子和1只鸡的质量。
师板书:1只鹅的质量=2只鸭子的质量 1只鸡的质量,同时引导生明确等式两边可以调换,即2只鸭子的质量 1只鸡的质量=1只鹅的质量。
师:像这样的关系,我们就称之为等量关系(板书)。
2、进一步体会等量关系
①师:生活中有很多的数量关系,老师邀请了篮球运动员姚明和大家一起来学习等量关系,他最大的特点是什么?(高)对呀,他的身高是226厘米。笑笑和妹妹跟姚明比了一下身高。(出示妹妹、姚明和笑笑身高关系)
②出示信息:姚明的身高是妹妹的2倍。笑笑的身高比妹妹多20厘米。
③理解题目所给信息,分别体现的是谁和谁的身高关系。
活动一:姚明的身高是妹妹的2倍。
合作要求:同桌互相合作,借助图中所给信息,运用画图或写等量关系的形式来表示出妹妹身高与姚明身高的关系。展示汇报:
生1:画图展示。
(请生评价画图的好处)
生2:式子展示。妹妹身高×2=姚明身高
姚明身高÷2=妹妹身高
师小结:同学们运用了不同的方式(画图、文字的形式)来表示同一个等量关系。同时从同一个等量关系列出了两个不同的式子。
活动二:笑笑的身高比妹妹多20厘米。
展示汇报:
生1:画图展示。
生2:式子展示。妹妹身高+20厘米=笑笑身高
笑笑身高—20厘米=妹妹身高
3、多角度认识等量关系
淘气写出了这样一个等量关系,你认为成立吗?
姚明身高÷2=笑笑身高—20厘米
生:姚明身高÷2=妹妹身高
笑笑身高—20厘米=妹妹身高
三、寻找生活中的等量关系
找一找并说一说。
四、课堂小结:说说这节课你的收获。
板书设计:
等量关系
1只鹅的质量=2只鸭子的质量 1只鸡的质量。
2只鸭子的质量 1只鸡的质量=1只鹅的质量。
教学反思:本课中的天平形象直观,使学生易于理解,进而建立等量关系的概念。在教学中教师“讲”的少,学生“说”的和“做”的较多。我们知道真正的数学学习,不是简单接受外部所授予的知识,而是主动建构。在教学中要求学生独立思考,鼓励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让学生把思考过程、结果说出来,这有利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这节课虽然较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但在教学上仍存在着一些问题:部分学生对等量关系式认识不深刻,本节课上完后感觉部分学生对等量关系还没理解清楚,以致于学生不知道怎么找等量关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