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相遇问题》教学设计

(2015-05-13 09:50:19)
标签:

佛学

分类: 教学设计2014-2015第二学期五

《相遇问题》教学设计

首案编写                          程爱梅

知识与技能:

会分析简单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提高用方程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用方程解决问题的意识。掌握相向运动中的两个物体速度和、相遇时间、路程之间的数量关系,会根据此数量关系解答相向运动中求相遇时间的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

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提高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建立模型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阐明数学在日常生活的广泛应用,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理解相遇问题的结构特点,能根据速度、时间、路程的数量关系解决求相遇时间的问题。

教学难点:

理解相向运动中求相遇时间问题的解决方法。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1、情境导入

:有一天,淘气放学回家,正准备做作业,发现不小心将同桌笑笑的作业本带回了家,她赶紧打电话给笑笑。请听他们的电话录音:

淘气:喂,是笑笑吗?

笑笑:是的,我是笑笑。

淘气:我是淘气。对不起,我不小心把你的数学作业本装进书包了。

笑笑:哦,在你那就太好了,我正着急找不到作业本呢。那我们放下电话后,同时从家里出发,碰到面以后,你把作业本给我好吗?

淘气:好的。就这样,一会见。

笑笑:再见。

【设计意图】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设计一个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的情境,让学生感受到数学问题从生活中来,激发学生的兴趣。

2、出示情境图 

师:我们一起看看他们放下电话后行走的情况。谁知道这与我们以前研究的行程问题有什么不同?

师:以前研究的行程问题是一个人或一个物体的运动。一个人或物体运动的行程问题基本数量关系是什么?

(板书:速度 时间 路程)

师:今天研究的事两个人或两个物体的运动。她们是怎样走的呢?结果会怎样?请同学们两个人一组,用手势演示一下她们是怎样走的呢?两只手分别表示2个人。边演示边想你发现了什么?

3、学生汇报

师:哪个小组愿意演示并且说一说她们是怎么走的?用老师这里的两个小动物分别代表2个人模拟一下。说说他们是怎么走的?

生:开始的时候是同时走的,方向是面对面的,也就是相对,可以说相向而行。结果是相遇了。

师:说得真好.他们是同时出发,方向是面对面的,结果相遇。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相遇问题(板书课题“相遇”)

【设计意图】学生在看懂情境的基础上,设计了一个学生动手演示的过程,学生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在同学演示的过程中,体会相遇问题的特点,从感性认识,抽象概括出相遇问题的特征:同时、相向、相遇。经过师生共同对知识的梳理,进一步深化对相遇问题的理解。

二、联系生活  探究新知

活动一、估计两人在哪个地方相遇?

1、课件呈现速度、路程的数学信息。

师:认真观察,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

生:淘气和笑笑家的距离是840米。

淘气的速度是每分70米。笑笑的速度是每分60米。

师:同学们,你还有什么发现?

生:我发现,笑笑走的慢,淘气的快,淘气走的路程比笑笑的路程要多,所以相遇的时候不是在中间,而是偏向笑笑家。

2、课件出示线段图。

师:这个发现非常好,在这条线段上,你们估计一下两人在哪个地方相遇?说说你的理由?

生:相遇地点离笑笑家近一些。

师:谁还有不同的发现?

生:我还发现,淘气和笑笑行了全程,也就是840米。

(板书:甲路程+乙路程=总路程)

师:你真细心,在线段图上哪段是淘气行走的路程,哪段是笑笑行走的路程。

生:淘气家到相遇点是淘气行走的路程,从笑笑家到相遇点是笑笑走的路程。

生:我还发现,淘气和笑笑的行驶的时间是相同的,因为他们是同时走的,相遇时,同时相遇。所以行走的时间是相同的。

师:你的发现很又价值。 从同时出发到相遇时所用的时间就是相遇时间。(板书:相遇)

【设计意图】同学之间互相交流,相互启发,为学生的进一步探究打下了良好的知识、技能与经验的基础,又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感悟数学知识。通过从实际的线路图,抽象出线段图帮助学生理解数量关系,建构数学模型。从而为列方程做好了充分的铺垫。本课的教学中,让学生小组合作探究,讨论中交流自己想法,自主的探究解决相遇问题的方法。

活动二、思考并解决“出发后几分钟相遇?”问题

师:他们行走的时间是相同的,那么经过几分钟相遇?把你的想法写在1号作业纸上,写完后四人小组交流一下你的想法。

1、自主探究  尝试解决问题

2、学生在黑板上板书方程的解题方法。

3、汇报交流

①利用方程的方法解决问题。

a.师: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生:我是用列方程的方法解决出发后几分钟相遇的问题。

解:设出发后几分钟相遇。列出方程(7050x=840。淘气和笑笑是同时走的, 1分钟里他们一共走了(7050)米。

师:两人1分钟走的路程也就是他们的速度和。  (板书:和)

:用速度和再乘相遇时间就是她们走的总路程。列方程(7050x=840师:她用的数量关系式是速度和×相遇时间=路程(板书:× =

师:我们列方程解题的时候,设句中未知数的单位一般写成汉字,不用字母表示,避免和未知数混淆。

师:列方程解应用题算出答案后还要记得要……(生:检验。)谁来说一说你是怎么检验的?

b.师:这位同学列方程的是70x+50x=2600。这种方法,谁有问题要问他们?

170x表示什么?50x表示什么?根据什么列出方程。

270x表示淘气行走的路程,50x表示笑笑行走的路程。淘气行走的路程和笑笑行走的路程等于全程是840米。所以列出方程是70x+50x=840 再解方程。

②利用算术方法解决问题

展示台展示算术方法。

生:我是用算术方法解决的。我是根据“速度和×相遇时间=路程”,想到“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因为张华和李诚同时走的,所以在1分钟里它们一共走了(7050)。两人行走的路程是840米。用840÷(7050)就是求他们的相遇时间。

师:他由“速度和×相遇时间=路程”,想到“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通过逆向思考,列出算式2600÷(7060)求相遇时间。

【设计意图】在感知理解的基础上,组织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全班交流,分享自己的探索成果,从而得出相遇问题的解题方法。最后,通过多媒体的演示,加深对相遇问题两种解题方法的理解。

4、让学生体会用用哪种方法解决问题比较方便。

师:列方程和算术方法解答这道题,你更喜欢哪种方法?说说你的理由。

师小结:求相遇时间用算式方法写起来简单,是逆向思维,思考难度大。方程方法写起来比较繁琐,是顺向思维,思考难度小。老师建议你们解决相遇时间的问题用方程方法,这样数量关系不容易出错。

课件显示:

              求相遇时间

算术:书写简单,是逆向思维,思考难度大。

方程:书写复杂,是顺向思维,思考难度低。

【设计意图】比较求相遇时间的两种方法的优劣,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技巧,降低思维的难度。

5、讨论: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

师:四人小组讨论一下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

汇报,课件出示。

①弄清题意,找出数量间的相等关系;

②确定未知数,写出设句;

③把未知数当做已知量,列出方程式;

解方程,求出未知数的值;

⑤检验并写出答案。

【设计意图】讨论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帮助学生建构系统化知识体系,提高学生熟练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应用新知,扩展练习

1、列方程解答。 P71页问题3

师:今天我们研究了列方程解决求相遇时间的问题,你学会了吗?我们来做这道题。

学生先独立完成,再汇报。

【设计意图】进一步巩固用解方程的方法,解决相遇问题。

 2.练一练1,2题,只列方程不计算。

师:求相遇时间同学们会解决了,看看这两题你会不会做?

学生先独立完成,再用展示台展示学生的方法,分析解题思路。

师;这些问题是相遇问题吗?能用今天我们学过的列方程的方法解决吗?

师小结:今天研究了两个物体相向运动的行程问题。生活中还有好多物体的运动都类似这种相向运动,比如说:对挖隧道,修建公路等等,它们不是相遇问题,但可以套用相遇问题的解题思路解答。

【设计意图】从文字叙述的题型抽象到线段图的题型,帮助学生将生活问题建构成数学模型,这种变式练习可以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行程问题拓展到工程问题,拓宽解决问题的面,沟通学生的知识结构。

3、拓展练习

师:相遇问题难不倒同学们,类似相遇问题的题目同学们也很快解决了。你们想不想挑战难度更大的问题?那我们一起来看看下面这道题。

小丽和小明家相距2650米。他俩约好周六8:00同时从家出发,相遇后一同去新华书店买书。小丽准时出发,每分走70米。小明起床晚了,比约定时间晚10分钟出发,每分走60米。他们几时几分相遇?

课堂上分析数量关系,留给学生课后完成。

【设计意图】练习设计层层递进,分层练习,因人施教。让学有余力的学生的思维得以训练。

四、全课总结 拓展延伸

1、师:今天我们一起探究了相遇问题,你对相遇问题有什么了解和认识?

2、师总结

    今天我们学会用列方程的方法解决求相遇时间的问题。其实生活中还有许多的行程问题,比如说:两个物体相向运动,但是不同时;两个物体同时出发,相向而行,但这两个物体在相遇之前就停止运动……同学们要留心观察在生活中像这样的数学问题,并用我们学过的知识来解决,你就会发现数学真有用!数学与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设计意图】让学生回顾一节课的收获和谈谈感受,既是对本节课知识的整理,又锻炼学生的自我总结、自我评价的能力。

五、板书设计 凝练精华

 

   

速度和×相遇时间=路程        甲路程+乙路程=总路程

   解:设出发后几分钟相遇。     解:设出发后几分钟相遇。

            70+50x=840           70x+50x=840              

                        120x=840          120x=840

                             X=7                      X=7

答:出发后7分钟相遇。          答:出发后7分钟相遇。

【设计意图】板书设计语言确切精当、言简意明,增强课堂教学的吸引力、启发性和感染作用;通过板书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概括能力,帮助学生把握重点,理清思路。给人以凝炼之感,能起到“画龙点睛”、指点引路的作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