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土耳其掠影(上)

(2025-06-14 21:12:27)
标签:

旅游

图片

分类: 异域掠影
  
     土耳其掠影(上)
      2025年5月12日-21日,我参加了某旅行社组织的土耳其十日游。其实,除去乘坐飞机的3天,满打满算,我们此行应该是7日游。
经过9.5小时的飞行,我们于当地时间5月13日5点多抵达土耳其伊斯坦布尔机场。该机场是目前全球规模最大的机场之一。其航站楼面积就达144万平方米,规划年旅客吞吐量可达2亿人次,远超当前其他主要枢纽机场。‌‌这是因为伊斯坦布尔重要的地理位置,连接欧、亚、非的航线网络强化了其枢纽地位。‌‌
土耳其掠影(上)
      我们从伊斯坦布尔出发,将环绕大半个土耳其,全部行程约3000公里。土耳其首都是安卡拉,国土面积78万平方公里(大约相当于半个新疆),人口8500万。土耳其历史文化以东西方文明交融为核心,经历了赫梯帝国、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和奥斯曼帝国等辉煌时期,最终形成现代土耳其共和国。‌历史的演变使其成为亚欧文明的十字路口,伊斯兰文化与欧洲模式并存,文化遗产丰富且多元。办好入关手续,几乎没有停留,我们一行9个客人,加领队1人,导游1人,还有司机1人,乘坐一辆17座的奔驰车,便向伊斯坦布尔老城区驶去。35公里路程,走了一小时。看着路边一闪而过的街景和行人,完全都是陌生新奇的景象,9.5小时飞行的疲乏一扫而光。
土耳其掠影(上)
      伊斯坦布尔之所以闻名于世,主要原因之一是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在亚洲大陆最西端的黑海与地中海之间,有一条至关重要的“黄金水道”,它把亚洲和欧洲大陆分割开来,其中间部分是马尔马拉海,兵家必争之地。
土耳其掠影(上)
      我们最先来到竞技场,在竞技场上可以看到两座方尖碑,一座是来自古埃及的图特摩斯三世方尖碑(此碑被称为埃及方尖碑)。方尖碑是古埃及最具标志性的建筑之一,主要用于崇拜太阳神,外形呈尖顶方柱状,由整块花岗岩制成,四面刻有象形文字,象征着宗教、纪念和装饰意义。‌这座方尖碑高达18.74米,放置于一个高约3米的基座上。远处的即为罗马方尖碑。
土耳其掠影(上)
      我们沿着竞技场前行,便看到拜占庭风格的圆顶建筑——蓝色清真寺‌。苏丹艾哈迈德清真寺建成于1616年,由于它的四周墙壁镶嵌着两万多块蓝色花瓷砖,使得大厅里光线显得格外柔和、静谧,故又称“蓝色清真寺”。
土耳其掠影(上)
      清真寺内有高大的穹顶,最大的圆顶直径达27.5米,另有4个较小圆顶。四周是带有繁复雕饰的几十个拱形窗户,以及粗大的圆形柱子,再加上散发出柔和光影的一组组一串串的灯饰,与我在国内经常去的佛教寺庙迥然不同,带给我一种艺术的享受。
土耳其掠影(上)
      出了大堂,来到院子里。可以看到清真寺不可或缺的尖塔,尖塔高43米。蓝色清真寺周边共有六根宣礼塔,象征伊斯兰教六大信仰。它是世界上现存唯一的六塔清真寺。
土耳其掠影(上)
      这是蓝色清真寺的大门,豪华的大门更彰显其地位的尊贵。
土耳其掠影(上)
      沿着竞技场前行,路边有一组圆顶建造,这是供王室使用的土耳其浴室。在土耳其,浴室不仅是清洁身体、放松身心的场所,更是进行社交活动‌的好地方。
土耳其掠影(上)
      过了土耳其浴室,是一座有着1665年历史的索菲亚大教堂,这座教堂因其巨大的圆顶而闻名于世,是一幢“改变了建筑史”的拜占庭式建筑典范。索菲亚大教堂于公元360年落成,至1453年期间都是东罗马帝国君士坦丁堡的大教堂,在公元1204—1261年成为拉丁帝国的大教堂,1453年被转为清真寺,直至1934年被世俗化。现为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的博物馆。
土耳其掠影(上)
      再往前走便到了托普卡帕宫,这是位处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的一座皇宫,自1465-1853年一直都是奥斯曼帝国苏丹在城内的官邸及主要居所。托普卡帕宫是昔日举行国家仪式及皇室娱乐的场所,现今则是当地主要的观光胜地。
土耳其掠影(上)
      征服拜占庭帝国君士坦丁堡的苏丹穆罕默德二世在1459年下令动工兴建托普卡帕宫。皇宫由四个庭院及其他矮小的建筑物组成。在多个世纪以来,皇宫经过扩建和整修,如地震及火灾后皇宫都进行过维修。奥斯曼帝国灭亡后,托普卡帕宫于1924年4月在政府政令下变成帝国时代的博物馆。
土耳其掠影(上)
      我们依然是走马观花。未能进入皇宫参观,导游带我们去大巴扎。路上看见一座孤零零的塔,我问导游,这是什么塔?他有些沮丧地说,这是君士坦丁塔,周边的建筑君士坦丁堡已经毁于战乱,不复存在了。
土耳其掠影(上)
      土耳其最大的城市伊斯坦布尔,其大巴扎也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大巴扎,里面货品非常丰富,特别是具有土耳其民族特色的工艺品琳琅满目。这里一天也逛不完。
土耳其掠影(上)
      我和朋友随意地在眼花缭乱的商品中间闲逛。到此一游,合影留念。
土耳其掠影(上)
      大巴扎对面有一座清真寺,我们前往参观。大门上写着奴鲁奥斯玛尼耶清真寺,这是一座奥斯曼帝国清真寺,由苏丹马哈茂德一世下令建造,奥斯曼三世时期完成。它被认为是奥斯曼巴洛克风格清真寺的最佳例证之一。
土耳其的主要宗教信仰是伊斯兰教‌,全国约96.5%的人口为穆斯林,其中绝大多数属于逊尼派。伊斯坦布尔的清真寺很多,导游告诉我们,城中6公里长的路段上就有三百多座清真寺。
土耳其掠影(上)
      土耳其宪法虽规定政教分离,但伊斯兰教作为历史文化根基,深刻影响社会结构和日常生活。在伊斯兰教中,女性戴头巾被视为一种虔诚的表现和对宗教规范的遵守。我也只能是入乡随俗,把头发包裹得严一些。
土耳其掠影(上)
      离开伊斯坦布尔老城,午餐后我们前往下一个景点。博斯普鲁斯海峡是一个介于欧洲与亚洲之间的海峡,长约30公里,最宽处宽约3700米,最窄处宽约700米。海峡上一座大桥将欧亚大陆相连。海峡北连黑海,南通马尔马拉海,土耳其第一大城伊斯坦布尔即隔着博斯普鲁斯海峡与小亚细亚半岛相望,是黑海沿岸国家出海第一关口,也是连接黑海以及地中海的唯一航道。
土耳其掠影(上)
      博斯普鲁斯大桥是1968年建于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的悬索桥,又名欧亚大桥。大桥修筑在博斯普鲁斯海峡最窄处,于1973年10月正式通车,是第一座跨越博斯普鲁斯海峡并连结亚洲与欧洲两大陆的跨海大桥。
土耳其掠影(上)
      大桥上有众多游人在钓鱼,形成了一道特有的风景线。熙熙攘攘的人群,甚至都要阻塞交通了,也没有市政人员来管理。路边的城市景色渐渐远去,我们向番红花小镇驶去。大约420公里的距离,60多岁的司机驾驶技艺娴熟,我们的车速可能高达每小时百公里以上,一路畅通。      
土耳其掠影(上)
      17:40,我们到了位于土耳其中部的番红花小镇,这里距离首都安卡拉约200公里,海拔485米,占地面积约1000平方公里。因历史上盛产番红花(当地用于贸易、泡茶及化妆品)及希腊语“polis”(城邦)得名,至今周边村落仍种植番红花。
土耳其掠影(上)
      番红花小镇在17世纪作为黑海贸易枢纽,18-19世纪镇上富裕的居民修建了大量奥斯曼风格的豪宅,现存镇上仍有约2000座白墙红瓦的土木结构小楼。
土耳其掠影(上)
      这是我们所住的民宿小楼。旁边是小镇上的警察局,其建筑风格也与小镇上的其他房屋一致,毫无违和之感。按导游的话说,这里是小镇上最安全的地方。
土耳其掠影(上)
      这是我们团的8个旅友,我是团中最年长的人。我发现,最近几次旅行我都是长者,看来,再不抓紧,我就会渐渐不适宜旅游了。
土耳其掠影(上)
      5月14日。我们从番红花小镇驱车200公里来到土耳其首都安卡拉。土耳其国父纪念馆建于安卡拉市,是专为纪念土耳其共和国的创始人——穆斯塔法·凯末尔而建造的。纪念馆始建于1944年,1953 年竣工。‌建筑‌风格‌融合古代弗里吉亚文明元素与现代建筑技术,茶色石质外观气势宏伟庄重肃穆,墙刻凯末尔劝勉民众的文字。
土耳其掠影(上)
      纪念馆的礼仪广场‌可容纳1.5万人,地面装饰仿土耳其传统地毯图案。因为今天有许多大中小学毕业生在国父纪念馆照毕业照,我们就跟一帮子孩子合影,他们特别热情,我们互相用一些英语单词来表达意思,却也能够明白,挺有意思。
土耳其掠影(上)
      我们参观时遇到塞浦路斯总理来访,在纪念馆献花圈,忽然把所有人都拦在纪念馆大堂外面,我们只能远远观看。
土耳其掠影(上)
      等了半天,终于放行。集合时间快到了,我们没有时间上二楼参观事迹展。只见一群孩子和他们的老师在国父凯末尔的棺木前自拍。
土耳其掠影(上)
      土耳其民众十分友好,得知我们是来自中国的游客,都热情地来和我们合影。
土耳其掠影(上)
      继续前行,一场雨过后我们来到图兹湖盐湖,这里号称土耳其的“天空之境”,位于安纳托利亚高原中部,湖面广达1500平方公里。湖水含盐量高,提供了土耳其70%-80%的食用盐,具有很高的经济与生态价值。
土耳其掠影(上)
      如果在湖水丰盈的夏季,粉色藻类点缀其间,可形成梦幻般的自然奇观。但是我们看到地面只有白花花的盐晶,就是一个晒盐的大盐场。踩着晶亮闪烁的白色盐晶漫步,洁白的盐壳向四面漫无边际地铺开,似乎是一场覆雪,十分奇妙。
土耳其掠影(上)
       天空之下是一望无际的苍茫,天地仿佛在此连接。那向天际远去的旅人,是想探寻什么呢?就连盐碱地边上那么恶劣的环境也顽强地生长着植物。我们从中能够领悟到什么?
土耳其掠影(上)
     5月15日一大早,团友们去乘坐热气球。我自诩身体欠佳,恐高,不宜去冒险,当了逃兵。
土耳其掠影(上)
      此情此景似乎让我想起《绿野仙踪》中小女孩多萝茜和她的朋友们乘坐热气球升空的时刻。
土耳其掠影(上)
      满天的热气球飞上天空,像极了一朵朵盛开的花儿,是那么热烈,那么壮观,那么令人心潮澎湃。
土耳其掠影(上)
      10点我们出发前往卡帕多奇亚,这是一处土耳其的世界文化遗产,大致位于古代小亚细亚(即土耳其)东南部。在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的时代,卡帕多西亚包括了从托罗斯山脉至黑海之间的广大地域。
土耳其掠影(上)
       卡帕多奇亚以独特的风景闻名,奇特的岩石构造、岩洞和半隐居人群的历史遗迹使得这儿的“奇石林”与该国的棉花堡齐名,同持世界文化自然双遗产之名。
土耳其掠影(上)
      卡帕多奇亚以其童话般的斑点岩层而闻名:奇特的岩石构造、岩洞和半隐居人群的历史遗迹令人神往。这里起初是基督教徒躲避罗马迫害的避难处,公元4世纪,一群僧侣建立了卡帕多奇亚的主要部分。经过长年风化水蚀之特殊景观,耸立着形状不一之岩石丘陵,在这些岩面上开凿了上千个洞窟,不少岩洞内还保存有许多湿壁画,为拜占庭艺术中反圣像崇拜后期之独特见证。
土耳其掠影(上)
      鸽子谷位于土耳其卡帕多奇亚,是一片宁静而美丽的山谷。数以万计的鸽子在此栖息,群鸟飞翔时如白云掠过天际。山谷四周,奇特的石柱林立,仿佛置身于奇幻的岩石森林之中,令人流连忘返。
土耳其掠影(上)
      乌奇萨天然奇石景观城堡区雄踞山巅,俯瞰四周,是土耳其历史上的军事要地。其坚固的石墙、陡峭的悬崖和复杂的防御工事,见证了无数英勇的战斗。
土耳其掠影(上)
      站在要塞之巅,仿佛能听到历史的回声,感受那份坚韧与不屈。一个个尖顶的岩穴,一扇扇神秘的门窗,而今出入的是蓝色的精灵还是不朽的战士的英灵?
土耳其掠影(上)
      土耳其的陶艺可追溯至公元前2000年左右的古赫梯文明,位于阿瓦诺斯(今内夫谢希尔)的工匠利用当地丰富的火山土壤和河流沉积物制作实用器皿,如水罐、储物罐等,这一传统延续至今。
我们在卡帕多西亚地区参观了一家名为阿拉丁的陶瓷艺术和制作展馆,这是一个家庭作坊,但展品丰富,制作精良,无论是瓶、盘、罐、瓷版画,还是盛水/酒器,每一件都令人叹为观止。
土耳其掠影(上)
      讲解员用他自学的中文正在为我们演示并讲解如何从盛水器中倒水。讲解员的堂兄为我们表演制作陶罐的方法。随着他娴熟的技艺,一个高大的陶土瓶子逐渐成形。一个女士正在为已经制成的瓷坯上描画图样。
土耳其掠影(上)
      中午,我们吃了一顿瓦罐牛肉餐。厨师的的制作过程颇具表演仪式感。排场摆得很大,一罐罐牛肉其实早已炖好。小车推到食客前,熄灭灯光,点火喷焰,火光熠熠,群情欢呼。然后分而食之——口味平平,不过尔尔。
土耳其掠影(上)
      土耳其地毯是原产于土耳其的一类毛纺织物,是土耳其代表性的民间艺术品之一,并在国际地毯中占有重要地位。我们参观了BIZ HALI地毯店,这是一家以手工编织为主的地毯店。土耳其地毯主要原料为羊毛、真丝和棉花,地毯大部分用机器编织。地毯颜色和图案深受伊斯兰艺术文化影响。编织地毯所用的土耳其扣(吉奥迪斯扣)织法被广泛传播于各个国家的地毯生产中。
土耳其掠影(上)
      
导游的中文名字叫陆飞(左上),他曾经在南开大学学习。他知识渊博,中文很好,使我们此行受益匪浅。他为我们十分认真地讲解土耳其扣的编织方法,我们却依然有些费解。
      (未完待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