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日,广东行第六天。我们离开珠海,来到中山市翠亨村孙中山故居纪念馆。孙中山故居纪念馆成立于1956年,占地面积20万平方米,是孙中山故居旅游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山(市)原名叫香山,因孙中山而易名。故居纪念馆分有四个部分,故居、纪念馆、故居公园和其他(传统村居民宅、非遗、农耕文化以及杨殷等三位烈士故居)。孙中山先生的生平事迹展出历史图片共200余幅,还有各种文物、模型近百件,展示了孙中山先生伟大而光辉的一生。
孙中山故居是一幢两层小楼,这是孙中山主持设计和建造的,中西建筑,砖木结构,外面建有围墙。红色拱门的房子很好看,里面陈列的是孙中山先生的卧室与会客厅。
旁边是翠亨村居民展示区。在古村落中到处可见历史痕迹。这里展示了杨鹤龄的故居,从小农到中农再到农家大院三种阶级的居民住所,小卖铺等。还有杨殷和陆皓东的纪念展示馆、农耕文化展示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区和辛亥革命纪念公园。
故居纪念馆之前叫陈列馆,一层是革命历程展示,二层是家人亲属展示。

网上查的资料:
孙中山(1866年11月12日-1925年3月12日),名文,字载之,号日新,又号逸仙,又名帝象,化名中山樵,是伟大的民族英雄、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中华民国和中国国民党的缔造者,三民主义的倡导者,创立了《五权宪法》。他首举彻底反帝反封建的旗帜,“起共和而终两千年封建帝制”。
孙中山生于广东省广州府香山县(今中山市)翠亨村。孙中山原在香港学医,并成为西医医师。孙中山目睹中华民族有被西方列强瓜分的危险,决定抛弃“医人生涯”,进行“医国事业”。孙中山早期受郑观应的改良思想影响,后看清了清政府的腐败,决心推翻清王朝,建立民主共和国。
1894年11月24日,孙中山在檀香山创立兴中会。1905年成立中国同盟会。1911年10月10日新军中的革命党人暗中联络,决定当天晚上起义。辛亥革命后被推举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任期1912年1月1日——1912年4月1日)。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因癌症在北京逝世。1929年6月1日,根据其生前遗愿,葬于南京紫金山中山陵。1940年,国民政府通令全国,尊称其为“中华民国国父”。
我们从纪念馆正门进去,中央是孙中山先生的立像,威严肃穆。里面有8个展厅,记录了孙中山先生的童年,父母,兄弟姐妹以及他的伟大事迹,内容很丰富。

1905年8月20日,中国同盟会在日本东京成立,孙中山被推举为总理。图为1905年的孙中山。

1907年12月2日,镇南关起义暴发。孙中山和黄兴领导指挥了起义。


黄兴(1874年-1916年),原名轸,字克强,湖南长沙人。广州起义、武昌起义的主要领导者,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中华民国的创建者之一。

1904年8月,孙中山在美国用英文撰写《中国问题的真解决》,继续宣传革命救国主张。1905年夏,革命党人将该文以中、英文印书发行。

武昌起义形势图

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宣告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从而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创立了中国乃至亚洲历史上第一个共和国,开辟了历史的新纪元。

在美国读大学的年仅19岁的宋庆龄得知辛亥革命胜利的消息后,她撰文为孙中山领导的中国革命的胜利热烈欢呼。图为宋庆龄及其发表在美国威斯里安学院校刊上的《二十世纪最伟大的事件》的英文稿。

1912年10月30日,孙中山抵安徽芜湖受到各界热烈欢迎。

1912年5月27日,孙中山在翠亨家门前与亲属合影。前排左起:孙中山次女孙婉、秘书宋霭龄、孙中山元配夫人卢慕贞、孙中山、孙眉、孙眉夫人谭氏、卢博瑯、孙中山长女孙娫。

1916年4月,孙中山回国前在日本留影。

1916-1923年间,孙中山曾在上海反对张勋复辟,发动护法运动,总结革命经验,制定《实业计划》及与中共代表李大钊商谈国民党改组和国共合作事宜。此为仿建的上海莫利哀路29号(今香山路7号)孙中山寓所客厅。
(下图)孙中山在上海寓所前留影。

孙中山与宋庆龄乘船北上时,在船上留影。
宋庆龄(1893-1981年)在孙中山革命生涯最艰难的时期,追随孙中山革命。

纪念馆内树木蓊郁,绿草茵茵。无论是馆内的小公园,还有馆外的辛亥革命纪念公园,景色都极为漂亮。

“天下为公”是孙中山先生一贯提倡的理念,在这里也时刻提醒着人们。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