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上午,我们离开邢台市区,前往内丘县参观扁鹊庙。扁鹊庙又名鹊山祠,始建于战国时期,历代均有修葺,是中国建筑年代最久,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纪念祭祀扁鹊庙群,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2014年扁鹊庙被辟为“全国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在此立牌。
扁鹊庙群占地面积约15万余平方米,由扁鹊殿、后土殷、玉皇殿、三霄殿、百子殿、药王庙、献殿、碑楼、三清楼阁等20多座单体建筑组成。现存有宋元明清历代碑刻100余件,其中透灵碑保存最为完好,是研究扁鹊中医文化和中国医学发展史的重要实物资料。
扁鹊庙前的有一座回生桥,桥南河畔山岗上生长有九龙石柏,它们扎根于石缝间,与山石融为一体,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
一个年轻的讲解员十分敬业,在她娓娓动听的讲解下,汉代神兽“辟邪”活灵活现,明代影壁墙上的“鱼跃龙门”也栩栩如生;似乎“透灵碑”特别灵验,学生来此祈愿之后,都可金榜题名。院中的古柏——鸟柏、龙爪柏均为侧柏,树龄超过2000年,树干粗壮,枝繁叶茂,为特级保护树木,既有美丽传说,也是一种中药。
扁鹊殿为该庙群的主体建筑之一,是祭祀扁鹊之处所。扁鹊塑像位于殿内正中,两侧是扁鹊的十大弟子塑像。通过这些弟子的不同分工可以知道扁鹊在医学方面涉猎之广博,也正是因为掌握了中药、针灸、按摩、诊脉等各方面知识,才能更好地悬壶济世,治病救人。
扁鹊纪念馆中介绍了扁鹊的生平和他的主要医学成就。三霄殿前的楹联曰:“慈云远在江天外,坤德长垂泽国中”,横批“得一以寜”,似与中医养生理念相吻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