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定门为明清北京内城北垣东门,位于北京北中轴线末端偏东,与德胜门共同平稳分担了中轴线的末尾重心。始建于明洪武元年(1368年),正统四年(1439年)建城楼,瓮城东西约68米,南北约62米。1860年,通州八里桥失守后,英法联军首先攻打安定门。10月13日正午,安定门陷落,英法联军进而控制北京城。瓮城和闸楼于1915年修建环城铁路时拆除,1956年拆除箭楼,1969年拆除城楼。
安定门为出兵征战得胜而归收兵之门,京都九门中有七门瓮城内建筑关帝庙,唯安定门、德胜门内建真武庙,祀奉真武大帝(北方大神),在诸门中独具一格,从1924年拍摄的照片看,建筑整洁,布局精练。
离开安定门立交桥,我沿着北二环路南侧向西走。这里在城市改造中建成了北二环城市公园,郁郁葱葱的园林,全长两公里,宽度却仅有25米,总占地面积约5.4万平方米,为一东西向带状景观绿地,如同一条狭长的绿飘带。
整个绿化公园全部按照传统建筑方法进行设计施工,房屋所用材料和施工工艺全部体现了北京民居的传统风貌。建成后,将与古色古香的雍和宫遥相辉映,突出城市公园和旧城边际历史风貌的和谐统一,进一步凸现北京的古都风韵。
园中古木参天,有松、柏、枣、槐、椿树等具有京味京韵的近200棵古树,还有几架密闭遮荫的藤萝,营造出一种老北京的文化氛围。在国子监、安定门和中轴线附近,还分别用油松群落、花木和司南造型,营造"国子承贤"、"安定祥和"等景观。那些不干起眼的石磨盘、硅化木也成为装饰品,为公园增色。
也写诗一首《七绝·安定门》
城市公园郁秀葱,褒扬安定鼎彝中。
采精撷华成正路,共享和谐更兴隆。
安定门箭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