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楚一楼黄鹤楼
一般去外地开会时只能顺便在附近的景点转转,看看,不可能走远,除非专门安排。前年4月,我去武汉开会,正好住在户部街附近,离长江大桥和黄鹤楼都很近,顺道便去参观。
黄鹤楼与、鹳雀楼、岳阳楼、滕王阁并称为“中国古代四大名楼”。黄鹤楼座落于在湖北武昌长江南岸,相传始建于三国时期,唐时名声始盛,这主要得之于诗人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的诗句。黄鹤楼绿树成荫,远望烟波浩淼。中央主楼五层,平面方形,下层左右伸出,前后出廊屋与配楼相通。全体屋顶错落,翼角嶙峋,气势雄壮。

黄鹤楼坐落在海拔高度61.7米蛇山顶,以清代“同治楼”为原型设计。楼高5层,总高度51.4米,建筑面积3219平方米。72根圆柱拔地而起,雄浑稳健;60个翘角凌空舒展,恰似黄鹤腾飞。楼的屋面用10多万块黄色琉璃瓦覆盖。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黄鹤楼色彩绚丽。

1957年建武汉长江大桥武昌引桥时,占用了黄鹤楼旧址,如今重建的黄鹤楼在距旧址约1千米左右的蛇山峰岭上。1981年10月,黄鹤楼重修工程破土开工,1985年6月落成。

正门前挂着匾额:气呑云梦。两侧楹联为:由是路入是门奇树穿云诗外蓬瀛来眼底;登斯楼览斯景怒江劈峡画中天地壮人间。
进得一楼高达10米的大厅,正面壁上为一幅巨大的《白云黄鹤》陶瓷壁画,两旁立柱上悬挂着长达7米的楹联:爽气西来,云雾扫开天地撼;大江东去,波涛洗净古今愁。


登高望远,长江第一桥“武汉长江大桥”的雄姿尽收眼底。




二楼大厅正面墙上,有用大理石镌刻的唐代阎伯理撰写的《黄鹤楼记》,它记述了黄鹤楼兴废沿革和名人轶事。

三楼大厅的壁画为唐宋名人的“绣像画”,如崔颢、李白、白居易、陆游等,也摘录了他们吟咏黄鹤楼的名句。
《黄鹤楼》
唐代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
唐代 李白
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代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岳飞: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却归来再续汉阳游,跨黄鹤。
陆游:苍龙阙角归何晚,黄鹤楼中醉不知。汉江交流波渺渺,晋唐遗迹草离离。
范成大:谁家笛里弄中秋,黄鹤归来识旧游。汉树有情横北斗,蜀江无语抱南楼。
白居易:楚思渺茫云水冷,商声清脆管弦秋。白花浪溅头陀寺,红叶林笼鹦鹉洲。
刘禹锡:梦觉疑连榻,舟行忽千里。不见黄鹤楼,寒沙雪相似。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