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短期理财基金终极对决货币基金

(2012-08-28 09:29:39)
标签:

杂谈

今年5月9日,华安与汇添富分别成立两只短期理财基金,自此,该类基金获得快速扩容。截至8月27日,市场上共发行了9只短期理财基金,共募资998.20亿元。其中汇添富是该阵营中最大的赢家,旗下3只理财基金共募资431.03亿元;华安旗下3只基金,共募资96.22亿元;南方1只,募资70.09亿元;光大1只,募资8.25亿元。比较抢眼的是8月22日工银瑞信发行了旗下首只短期理财产品“工银瑞信7天理财”,该基金的A/B份额规模共达392.61亿元,表明在权益类资产低迷时,短期理财产品较受市场欢迎。

从基金特征上看,短期理财基金与货币基金最为神似,但其中也存在一定差异,具体比较如下。

投资范围上,两者都限制于投资货币市场工具或固定收益类产品,主要包括现金、通知存款、一年以内(含一年)的银行定期存款、大额存单、剩余期限在397天以内(含397天)的债券、期限在一年以内(含一年)的债券回购、期限在一年以内(含一年)的中央银行票据、短期融资券等。两者主要的差异在于可投资债券的范围差异,货币基金只可投资信用等级在AAA级及以上的企业债券,而短期理财基金可投资于信用等级在A+级及以上的企业债券,投资范围更广。另外,短期理财可以投资资产支持证券、中期票据,货币基金较少涉及。

流动性方面,货币基金在开放日均可办理申购赎回,一般为T+1日到账。短期理财基金在开放日办理基金份额的申购,在每个运作期的到期日办理基金份额的赎回,如华安月月鑫,以一个月为一个运作期,在每个运作期期满后可办理赎回,没有赎回的份额自动转入下一个运作期。综合来看,货币基金拥有绝对的流动性优势。

费率方面,两者均免收申购赎回费用。货币基金管理费率多为0.30%,托管费率为0.10%,短期理财基金的管理费率为0.25%-0.30不等,托管费率为0.08%-0.10%不等,略低于货币基金。

收益方面,截止8月24日,所有短期理财产品自成立以来平均年化收益率为2.90%,与各理财基金同期间的货币基金平均年化收益为3.75%,高出理财基金0.85%。从各个基金来看,汇添富理财30天和南方理财14天自成立以来的收益高于同期货币基金的平均收益,其A/B份额分别高出同类货基0.01%/0.19%和0.11%/0.21%。从近一周年化收益来看,短期理财平均收益为2.99%,同期货基平均收益为3.12%,高出理财基金0.13%。从个基来看,汇添富理财30天和南方理财14天近一周收益也表现较好,分别高出同期货基收益。但考虑到短期理财基金成立时间较短,其短期收益可能缺乏代表性与参考价值,有待持续跟踪观察。

数据来源:wind、好买基金研究中心

货币基金会投资于协议存款、短期融资券等货币基金工具,平均期限为100天左右,随着前期较高收益投资标的的到期,货币基金会滚动投资到目前收益相对略低的货币基金工具,因而总体收益会略有下降。如下表所示,货币基金年化收益自今年2月份达到峰值后有小幅下行走势,预计未来,货币基金的收益与短期理财产品的收益会逐渐趋近。

http://static.howbuy.com/upload/cmsupload/f06db73f-d143-4206-8186-70c54d3915da.jpg

数据来源:wind、好买基金研究中心

今年权益类市场的低迷催生了固定收益类产品的慢牛行情,投资者风险厌恶情绪增长,投资选择上更加倾向于低风险的稳定收益资产,短期理财产品的适时推出恰好迎合了市场需求。

就短期理财产品而言,还是有一些特色的。首先,风险小。其投资标的为货币市场工具或短期债券,计价方式同货币基金一样,采用摊余成本法,几乎不会有亏损风险,能在保证资金安全的基础上获得适当收益。其次,理财基金只能在一个运作期满后才能赎回,其一定时期里的封闭设计能够有效减少产品申赎对基金规模的冲击,从而降低收益波动。并且产品封闭期较短,一般为14天、30天、60天不等,投资者可以根据自身流动性需求选择不同期限的理财基金。

综上,我们发现货币基金历史收益略高于短期理财基金,但未来两者会逐渐趋近。流动性方面,货币基金略胜一筹。投资标的上,理财基金范围更广,理论上相比货币基金其收益潜力更高。在目前权益类资产低迷的背景下,建议投资者可以配置货币基金或短期理财产品,选取资产配置能力较强,历史业绩比较好的个基进行投资。

好买“独”视点:

巴菲特能做中国的基金经理吗?

熊市最可怕的七种错误行为

基金经理畅谈“赚钱术”

中国基金经理创富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