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牌阳光私募的风格和实力
(2010-10-27 16:28:34)
标签:
阳光私募林园东方港湾睿信但斌财经 |
我国的阳光私募行业从2004年起步以来,成长迅速。阳光私募的行业话语权、公司实力、投研团队、绝对收益理念等,都较早几年有了很大变化。在这样一个快速发展的行业,许多我国市场上第一批的“老牌”阳光私募已经形成了自己特定的风格,在公司整体实力,投研人员配置方面,也都较新兴阳光私募更为稳定。
好买基金研究中心统计了2007年6月以前发行第一批管理型阳光私募(http://simu.howbuy.com/),且该类产品目前仍处于运作中的阳光私募基金公司,一共有16家。这些早期成立的阳光私募主要来源有三:一是依托于大型企业发展起来的投资公司,如云南信托、证大等阳光私募;二是如惠理、天马、景林,由一些具有海外或香港地区投资经验的人士成立;三是由一些国内早年成立的投资公司发展而来,如东方港湾、睿信等阳光私募。2006年后,我国开始出现了一些以做私募基金而新成立的公司,如林园、尚诚、柘弓、民森。这些阳光私募公司的出现,拉开了我国阳光私募快速发展的序幕。
不论这些首批阳光私募基金公司的身出何处,经过几年的发展,已经出现了较大的分化。从管理规模上看,最大的云南信托的中国龙系列已有21只产品(仅包含管理型阳光私募产品,下同),民森、证大、睿信的产品也都在5只以上。而涌金、惠理、金牛、盛海、林园、东方港湾、万利富达、尚诚,目前仍仅有最初的一只阳光私募产品。
从业绩上看,这些阳光私募整体相对于行业平均水平,并没有表现出优势。今年以来、近12月,老牌阳光私募平均增长4.04%和15.43%,略好于阳光私募平均。而在近2年、近3年的业绩中,老牌阳光私募平均50.40%和-1.28%的收益,均不及阳光私募平均水平。
| 老牌阳光私募基金公司(2007年6月之前发行第一批阳光私募产品) | |||||||
| 管理人 | 基金经理 | 第一只 | 旗下 | 收益率(%) | |||
| 成立日期 | 产品数 | 今年以来 | 近12月 | 近2年 | 近3年 | ||
| 云南信托 | 赵凯、马宏、王庆华 | 20030801 | 21 | 7.51 | 18.85 | 38.46 | 20.28 |
| 明达 | 刘明达 | 20051128 | 3 | 16.66 | 20.06 | 114.45 | -10.06 |
| 涌金 | 刘红海 | 20060418 | 1 | -0.49 | 7.16 | 25.01 | 23.1 |
| 惠理 | 谢清海 | 20060612 | 1 | -1.97 | 19.65 | 54.78 | -30.1 |
| 天马 | 康晓阳 | 20060909 | 2 | -5.01 | 11.9 | 39.57 | 2.83 |
| 景林 | 蒋锦志 | 20061031 | 2 | 17.73 | 27.95 | 81.04 | 34.97 |
| 金牛 | - | 20070116 | 1 | -6.76 | 11.89 | 35.76 | -35.22 |
| 证大 | 朱南松、吴元青、孙龙 | 20070205 | 5 | 5.45 | 21.35 | 38.01 | -18.15 |
| 睿信 | 李振宁、王丹枫 | 20070208 | 5 | -6.02 | -3.39 | 44.29 | -27.01 |
| 盛海 | 刘庆忠 | 20070208 | 1 | 1.34 | 22 | 53.24 | 5.69 |
| 林园 | 林园 | 20070228 | 1 | 18.78 | 31.26 | 100.8 | 3.64 |
| 东方港湾 | 但斌 | 20070228 | 1 | 15.12 | 27.97 | 65.19 | -25.36 |
| 万利富达 | 胡伟涛 | 20070320 | 1 | 1.81 | 10.43 | 63.83 | -33.94 |
| 尚诚 | 肖华 | 20070328 | 1 | 0.94 | 17.01 | 118.2 | -9.34 |
| 柘弓 | 陶然峰 | 20070615 | 2 | -5.19 | 8.03 | 51.47 | -0.11 |
| 民森 | 蔡明 | 20070629 | 7 | -5.28 | -1.3 | 39.92 | 14.25 |
| 老牌私募基金平均业绩 | 4.04 | 15.43 | 50.4 | -1.28 | |||
| 私募平均业绩 | 1.16 | 14.28 | 52.66 | 3.66 | |||
数据来源:好买基金研究中心。截至2010年10月20日。仅包含管理型的阳光私募基金,不包括淡水泉接管的原晓扬系。
尽管整体表现平平,但是也有一些已经将自己特有的投资风格发展成熟,任凭市场的波动,都能保持自己的特征,值得投资者关注。
情中优秀阳光私募今何在?荡市场中较难凸显,而公募配置普遍由大盘股向选取
云南信托是目前成立时间最长的大型阳光私募基金管理公司,旗下第一只阳光私募产品中国龙1成立于2003年8月。云南信托拥有稳定的核心团队,赵凯、马宏、王庆华三位基金经理的个人风格鲜明,擅于选股,曾在2007年以七八成仓位取得173.69%的收益,跑赢大盘。中国龙拥有典型的左侧交易风格,如果对持有的标的有信心,会采取越跌越买的操作。今年以来、近12月、近2年,中国龙系列产品分别上涨7.51%、18.85%、38.46%,稳定增长也符合了云南信托考核基金经理业绩的两个关键词:“绝对正收益”和“前1/3”。由于预期未来两年震荡的行情中,大规模并不能给私募管理人带来实际的收益,中国龙近一年也并没有通过发行新产品而迅速扩大规模,也体现出公司的成熟。
另一家值得一提的阳光私募是明达。明达是深圳地区最早涉足于阳光私募基金的公司(除去已经清盘的赤子之心),明达成立于2005年,接连推出了3只阳光私募产品及1只香港地区的对冲基金—金牛LH基金,但在2007年之后便没有新产品发行。公司核心管理人刘明达在2003年到2005年期间在中国证券市场漫漫熊途中,创建“傻瓜投资组合”,三年之内不做任何操作,最终收益率高达495.92%,由此震惊业界。明达系列阳光私募,一方面依然延续了在投资标的上“优中选优”,以自下而上的挖掘个股,坚持投资消费品行业和服务业的理念,另一方面则强调坚持不做风格切换。明达的“坚持”,使其能够置身于优秀的成长股,与大盘保持较弱的相关性,今年以来上涨16.66%,近2年上涨114.45%。但“坚持”也使其抵御系统性风险的能力较弱,2008年,明达系列平均下跌45.13%。
民森是一家典型的在反复实践中,逐渐将公司的投资策略定型的公司。民森的第一只阳光私募基金成立于2007年6月。民森的核心人物蔡明数学专业出身,曾任博时基金主管投资的副总裁。蔡明将资金分为两部分,分别做数量化投资和主观判断选股。蔡明自行开发了数量化选股系统和风控系统,并从国外引入了一套期货套利的数量化系统。经过两年多的实践调试,民森发现自己的数量化投资部分收益远优于主观判断选股部分收益,因此从今年6月开始转向纯数量化投资。截止9月30日,民森系列近3月收益率均进入前1/6。虽然民森长期的业绩还有待考证,但相对于曾经后1/3的水平,转型后的民森短期业绩确实大幅提升。
除了上面提到的阳光私募基金以外,另也有一些业绩较稳定的老牌阳光私募,在市场的涨跌中展现出持续稳定的获取绝对收益的能力,比如景林、盛海,今年以来、近12月、近2年、近3年的业绩都强于阳光私募平均水平。而林园、东方港湾,今年以来也取得18.78%、15.12%的不俗业绩,亦值得投资者关注。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