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向晋商学习管理与礼仪——聊城山陕会馆记

(2010-03-16 11:47:22)
标签:

礼仪培训师

徐克茹

礼仪培训

商务礼仪

晋商

分类: 商务礼仪-礼仪培训师徐克茹

(文章分类:礼仪培训师徐克茹-商务礼仪培训)

    国古代的“礼”,不仅仅是现代意义上的“礼仪”,它包含了典章制度、礼节仪式和道德修养等多层面的内容。对于一个企业(或单位)来说,礼仪除了日常的礼节和特殊场合的仪式之外,还渗透在企业员工的行为规范和企业的规章制度当中,更是企业文化、企业道德的外在表现形式。

    山东聊城有一个山陕会馆。会馆位于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东关古运河西岸,始建于清乾隆八年,是山西、陕西商人集资合建的一处神庙与会馆相结合的古建筑群。在山陕会馆里,我们可以学习到晋商的管理经验,感受到晋商的文化,向晋商学习礼仪——学习如何用礼仪来促进企业管理,推动文化建设。

向晋商学习管理与礼仪——聊城山陕会馆记 

 

 

 

 

    山陕会馆里,保留至今的有山门、戏楼、夹楼、钟楼、鼓楼、南北看楼、南北碑亭、关帝殿、财神殿、火神殿等。

 

向晋商学习管理与礼仪——聊城山陕会馆记

   

 

    山陕会馆正门上悬挂“协天大帝”匾额,“协天大帝”即指殿中所供奉的关帝。山陕会馆俗称关帝庙,敬的是关公,联的是乡情。

    晋商为什么把关羽作为拜祀的主神?原因可能有如下几条: 

    1、古代商人地位低。在明清时期特别是清代,关公被崇奉到极高的“帝”、“圣”、“神”的地位,晋商通过崇奉关帝,使自己的社会形象得到提升,社会地位得到改善。

    2、关公所体现的忠义诚信精神,与晋商所推崇的“以义制利”、“诚信经商”的文化理念一致,拜祀关公有利于提升晋商的商业道德水准。

    3、关公是“山西老乡”,能够凝聚本籍商人的人心和力量,联络和团结邻省如陕、甘的商人,壮大晋商的实力。

    4、过去商人地位低,在宅院的建筑上有很多限制,但是有了关羽这位“帝”、“圣”、“神”,会馆就可以建得更加豪华精美,使得晋商能够显示经济实力、塑造良好形象、提高信誉度。

 

向晋商学习管理与礼仪——聊城山陕会馆记  山西商人把关公崇拜引入中国商界,又通过中国商人把关公崇拜传到世界各国。

    晋商把关公的忠义诚信精神作为经商的核心理念,并以礼仪的形式将它表现出来。会馆除了按时举行祭祀关帝的礼仪仪式外,其重大集会、议事都在关帝殿,即在关公神像前举行,促使商人们从内心里遵从诚信的商业道德准则。

    会馆的戏楼正对着关帝殿。您看看这戏楼,我开始理所当然地认为大家看戏时就应该坐在台下的院子里。导游小姐说这样做是违反礼仪的。

    演戏是主要演给关公看的,戏楼和关帝殿之间的空院中不许坐人。商人门都坐在院子东西的偏楼里,不挡住关公的视线,喝着茶,看着戏,谈着生意。

向晋商学习管理与礼仪——聊城山陕会馆记


    故事也是企业文化的重要表达形式。

    山陕会馆二进院内有两株古槐,已经有四五百年。某年盛夏,烈日炎炎,南面的大槐树忽然着火。这棵槐树从根至顶树心已空,好似一个高大的烟囱助火燃烧,人们担水灭火,却无济于事,就在大家绝望之时,天空电闪雷鸣,倾盆大雨瞬间来到,很快将大火浇灭。至今人们仍可以看到那棵槐树着火的痕迹,人们都说是关帝显灵,救下了这棵槐树。

   

    关帝的神圣,有了可见的痕迹,变得更加可信。 

 

向晋商学习管理与礼仪——聊城山陕会馆记      向晋商学习管理与礼仪——聊城山陕会馆记

     关帝大殿前有两只石狮子,雕琢之精美使人叹服。关于雕造这两只狮子的花费,会馆南过墙的石碑上有一段非常明晰的记载:“石料使银一百六十三两六钱一分,石匠路费使银四十一两,石匠工使银四百二十九两八钱八分。”总算下来,这两只狮子共耗白银六百三十四两有余,耗资之巨,让人感叹晋商财力之雄厚。

    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这些石碑。石碑模样与别处并无不同,不同的是上面的文字:

向晋商学习管理与礼仪——聊城山陕会馆记

    1、碑上详细记载着捐款商号的名称和捐献数额,多的几百两银子,最少的只捐了一文钱,同样留名!这对每一位捐款者都是最好的激励啊!我猜想,当时这些碑一定头顶红花身披红绸,等待隆重热闹的揭幕仪式呢!

向晋商学习管理与礼仪——聊城山陕会馆记

   2、碑上详细记载着钱款的每一个使用项目及具体数额,绝对是“财务大公开”。

    君子有财如山,用之有义有道。山陕商人的精于管理,讲究信义,既一掷千金,又朴诚勤俭,值得我们学习!

    今天我们还能够知道的是,聊城山陕会馆从始建到竣工,历时66年,耗银60465两6钱9分。

    简单的石碑,简单的文字,不简单的管理。

    晋商曾以健全的组织、严谨的号规和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著称。据记载,各商号、票号对可能发生的陋习劣迹,均有成文的规定。如宿娼纳妾、酗酒赌博、吸食鸦片、接眷外出、擅自开店、投机取巧、私自放货、空买空卖、款借亲友、懈怠号事、涣散无为、苟且偷安等等,都在严禁之列,违者当依规议处,直至开除。这些条文,是晋商辉煌几百年的制度保证。

    能够把谁捐了多少、用在哪里多少刻在石碑上,哪里用得着担心什么“诈捐门”啊! 

 

向晋商学习管理与礼仪——聊城山陕会馆记                  向晋商学习管理与礼仪——聊城山陕会馆记

    会馆的后面的小楼是商人们的住处。左右各有一个小门,小门后面是上楼的楼梯。小门和楼梯非常窄,只容得一人通过。晋商勤俭节省,之所以不把楼梯修得宽敞,可能是为了省出更多的面积用于居住吧。

    楼梯很窄,所以右侧门上写着“登阶”,左侧门上写着“楼步”,无论上楼下楼,大家都遵循“靠右行走”的礼仪,上楼时从“登阶”上去,下楼时从“楼步”出来。

    讲礼仪、守秩序,这样才能减少内耗,效率会更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