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分类:礼仪培训师徐克茹-礼仪培训师课外阅读)
感谢中信出版社田宇编辑,送给我的一本新版《思维导图》。本书是2009年4月由中信出版社出版的最新中文版,作者为[美]东尼•博赞巴利•博赞,叶刚译。
http://blog.wise111.com/up/1242719137.jpg
详细介绍请见:http://www.publish.citic.com/book/info.asp?foldername=1780
前言节选:
大学二年级那年,有一天我昂首阔步,兴冲冲地来到图书馆,问图书管理员,在哪儿可以找到一本谈论大脑和如何使用大脑的书。她立即指引我去医学图书部!
我跟她解释说,我并不是想要动大脑手术,只是想知道如何使用大脑。她很客气地对我说,没有这样的书。
我万分惊奇地离开了图书馆。
跟身边的人一样,我也经历了大学生中常见的“朝圣之旅”:我慢慢地意识到,随着学术著作阅读量不断增多,要求我们的思考能力、创造力、记忆力、解决问题能力、分析和写作能力不断提高。在这种压力下,大脑开始屈服了。而且跟别人一样,我也体会到,不仅学习所得越来越少,而且一无所获的情况与日俱增。记的笔记越多,越是用功学习,我的成绩反而越差!
这两种情况,从逻辑上来说,无论哪一种都会把我引向灾难。如果减少学习时间,我又不能吸收到必要的信息,后果就是使我的成绩越来越差;如果更用心地学习,记更多的笔记,花更多的时间,转来转去还是会以失败而告终。
那天,走出图书馆的时候,我意识到,找不到所需要的书这个“问题”,看起来是件坏事,实际上反倒是件好事。因为,如果没有这类书,那我就碰巧找到了一个冷门,而且这片尚未开垦的处女地还是异常重要的。
我开始研究了,只要是觉得有助于解决下列基本问题的知识领域,我都要研究:
怎样知道如何学习?
我思维的本质是什么?
有哪些最佳的记忆技巧?
有哪些培养创造性思维的最佳技巧?
目前最好的阅读技巧有哪些?
眼下有哪些最好的普遍思维技巧?
有没有开发新的思维技巧或者一个总体方法的可能性存在?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学习了心理学、大脑神经生理学、语义学、神经语言学、信息理论、记忆和助记法、感知理论、创造性思维和普通科学。我逐渐地认识到,如果让人类大脑的各个物理方面与智力技巧彼此协同工作而不是彼此分隔,则其发挥作用的效益和效率都会更高。
微不足道的事情却可以产生极为重要和满意的结果。例如,只是简单地把词汇和色彩这两种大脑皮层技能合并在一起,就使我记笔记的效果大为改观。在笔记内容上简单地加上两种颜色,就可以把记忆涂色内容的效率提高百分之百。也许更为重要的是,这使我非常喜欢自己干的事情。
The Mind Map
Book
思维导图总体的结构慢慢地出现了,这期间,我开始当辅导老师了,权当一种爱好,专教一些被认为是“有学习障碍”、“无药可救”、“诵读困难”、“智力落后”和“问题少年”的小学生。
这些所谓的“掉队分子”都很快转变成好学生了,其中一些还变成了各自班上的尖子。
有个年轻女孩,名叫芭芭拉,学校说她的智商是有记载以来最低的一个。学习了一个月的学习技巧之后,她的智商提高到了160,最后以高材生的身份从大学毕业了。帕特是位有特殊天才的美国女孩,她曾被人错误地归入“有学习障碍”之列。在她打破好几项创造力和记忆力的纪录之后,她说:“我并不是学习不行,我是被人剥夺了学习权利!”
20世纪70年代早期,人工智能早已到来,我本可以买一台IMB的电脑,而且还会随赠一本1
000页的操作手册。可是,在我们这个假想的文明社会的高级阶段,大家都是带着复杂得令人吃惊的生物电脑来到这个世界的,这种生物电脑比任何已知的电脑还要快10n倍,但我们的操作手册在哪里?!
从那时起,我决定写一套基于这种研究的丛书:《大脑及其使用百科全书》。我是从1971年开始的,我一边干,一边看到远方露出了更清晰的前景——发散性思维和思维导图的概念不断成熟。
……
返回礼仪培训师徐克茹新浪博客主页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