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礼仪培训师徐克茹
礼仪培训师徐克茹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2,342
  • 关注人气:1,69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礼仪培训故事:不擒二毛的宋襄公

(2009-05-15 11:10:11)
标签:

礼仪培训师

徐克茹

礼仪培训

礼仪故事

不擒二毛

宋襄公

文化

分类: 礼仪故事-礼仪培训师徐克茹

(文章分类:礼仪培训师徐克茹-礼仪培训故事)

                                                                                                  公元前638年夏,实力并不强大宋襄公不顾公子目夷与大司马公孙固的反对,出兵伐郑。郑文公向楚国求救,楚成王接报后,没直接去救郑国,却统领大队人马直接杀向宋国。

    宋襄公这下慌了手脚,顾不上攻打郑国,带领宋军连夜往国内赶。待宋军在涨水边扎好营盘,楚国的兵马也来到了对岸。

    公孙固对宋襄公说:“楚军到此只是为救郑国。咱们已经从郑国撤军。他们的目的已经达到了。咱们兵力小,不能硬拼,不如与楚国讲和算了”,宋襄公却说:“楚国虽然人强马壮。可缺乏仁义。我们虽然兵力单薄。却是仁义之师。不义之兵怎能胜过仁义之师呢?”宋襄公又特意做了一面大旗,并绣有 “仁义”二字。要用 “仁义”来战胜楚国的刀枪。

    到了第二天天亮,楚军开始过河。公孙固向宋襄公说:“楚军白日渡河。等他们过到一半,我们杀过去,定能取胜。”宋襄公却指着战车上的 “仁义”之旗说:“人家连河都没渡完就打人家,那算什么仁义之师?”

    等到楚军全部渡完河,在河岸上布阵时,公孙固又劝宋襄公说:“趁楚军还乱哄哄地布阵,我们发动冲锋,尚可取胜。”宋襄公听到此话不由骂道:“你怎么净出歪主意!人家还没布好阵,你便去打他,那还称得上是仁义之师吗?”宋襄公的话才说完,楚军已经布好阵,列队冲了过来。

    宋襄公冲在最前面,却冲进了敌阵,由于宋襄公是个讲仁义的人,对待下属十分好,所以他的属下都拼死保护他。那杆 “仁义”大旗,早已不知丢在何处去了。宋国的百姓们对宋襄公都骂不绝口,宋襄公一瘸一拐地边走边说:“讲仁义的军队就是要以德服人,我奉仁义打仗,不能乘人之危去攻打别人,君子不俘虏年迈的老士兵,善待俘虏”(“不擒二毛”,即不抓头发已有黑色加白色的年纪已经大了的人)。

   公元前637年,晋国的公子重耳,在宋国的邻国曹国受到侮辱,来到宋国,宋襄公根据仁义的道理款待了重耳,宋国刚战败,国家贫穷,但仍送出了20乘车的大礼。这对重耳不是锦上添花,而是雪中送炭。这个仁义的举动为他死后5年化免了一场亡国之灾,5年后又是楚攻宋,晋国出兵救宋,在城濮把不讲信用的楚国打得几代不敢正视中原。
    公元前637年,受伤大半年的宋襄公死于伤口并发感染,结束了他悲壮的一生。

    宋襄公的“仁义”,既是他立于春秋五霸第二位的原因,又是他兵败山倒的原因啊!

返回礼仪培训师徐克茹新浪博客主页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