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标股大跌背后有何玄机?
淘金客 2010年1月27日
点击查看《周四股市早参》
点击《周四股市直通车》查看实时解盘
1月下旬的这次调整,导火线是不断升级的利空传言,但主要做空动力却来自权重指标股。只是大盘在指标股打压下出现明显破位迹象后,前期强势的题材股才开始出现资金撤离现象,从而增加了市场杀跌力度。按理说,在股指期货即将推出的前期,权重指标股做为股指期货标的股,应该出现一次市场憧憬的上涨行情,但为什么反而义无反顾地掉头向下?还有,这次不断翻新出现的传言显然是机构所为,其目的究竟是什么?指标股明显杀跌背后究竟有何玄机?
引发本次大盘调整的罪魁祸首,显然是上周不断升级的市场传言:最开始传言将针对机构重新恢复印花税双边征收,但第二天立刻被财政部澄清;随后又传言将停止银行一月下半月信贷发放,但当晚又被银监会澄清;第三天再度传言上周末央行将加息,但目前看显然又是捕风捉影。但股指却在上述不断升级的市场传言打击下,上周三终于长阴破位。而引发大盘长阴破位的主要杀跌动能,就是权重指标股。那么,指标股为何没能在股指期货即将推出前展开一波市场憧憬的上涨行情,反而大幅杀跌呢?
对于本次权重指标股大幅杀跌,淘金客认为不外乎三种可能:1、打压出货;2、打压建仓;3、高抛低吸做差价。对于第三种情况高抛低吸做差价,在没有融券出现的情况下,主力机构如此操作的意义不大,并且这样操作风险较大,可以排除。对于第一种情况,打压出货。由于权重指标股在去年的大反弹行情中,并没有多大涨幅,真正具有较大获利盘的都是题材股,并且目前权重指标股都处于市盈率相对较低水平,在目前位置大幅打压出货,好像也不符合逻辑。那就只剩下第二种情况:打压建仓。对于建仓,一般有三种方式:拉高建仓、横盘振荡建仓、打压建仓。拉高建仓将提高成本,同时也会出现一波明显的二八行情,而这正是市场所期待的股指期货推出前的蓝筹股上涨行情。事实上刚好相反。所以,拉高建仓显然不是。目前股指已经破位下跌,显然也不属于横盘振荡建仓。横盘振荡建仓一般成交量会明显萎缩,并且建仓后会拉升脱离成本区,而不会建仓后打压自己套自己。所以,淘金客认为,这次权重指标股大幅杀跌,主动打压建仓的可能性更大。那么,主力为何要采取主动打压方式建仓呢?点击《周四股市直通车》查看实时解盘
问题到了这里,似乎有点进入死胡同的味道。但是,如果我们再联系到即将推出的股指期货,则峰回路转。大家平常一定都听到这样一种说法:“为了应对股指期货推出,机构主力会主动建仓一些权重指标股,以争取在股指期货操作中占据主动。”那么,淘金客再问问大家,主力手中究竟为什么要掌握一定的权重指标股筹码应对股指期货呢?一个很简单的道理,在股指期货出来时,如果主力要向上做行情,只要有资金,完全可以通过向上扫货的方式拉升,而非必须通过对敲方式做多。因此,对于主力来说,如果向上做的话,其实手中有没有筹码,向上拉升效果其实都一样。但是,淘金客请大家注意,如果主力机构要向下打压的话,则必须手中先有筹码,只有手中先有筹码,才能向下抛压打低指数,然后再在更低位置接筹。如此反复打压,则机构手中筹码不变但却可以将指数打下来。现在,大家是不是又会问,主力机构要将股指打下来的目的是什么呢?
好,这就回到了问题的核心。如果有人关注过国际金融大事或者略知境外机构在股指期货上的套利手法就一定知道,在国外,通过做空获利其实是股指期货最主要的获利手段。纵观国际重大金融事件,美国1929年股灾,东南亚金融风暴、98年香港金融保卫战、以及去年的全球性金融危机,投机资金最主要的手法就是通过股指期货做空获利,其中大家最熟悉的代表人物就是索罗斯。到这里,主力机构打压指标股的目的其实已经很清楚了:主力故意打压指标股,是为了在更低价位收集到以后股指期货推出时的宝贵做空筹码,同时顺便为股指期货推出初期打出一些上涨空间,为以后在期指上更大规模做空套利做准备!而主力(包括境外机构)如何在股指期货推出初期展开做空套利,淘金客将在以后专门撰文阐述其中的玄机。点击《周四股市直通车》查看实时解盘
股市直通车:1月28日
1月27日 1月26日
1月25日
1月22日
1月21日
更多直通车
股市早参:1月28日
1月27日 1月26日
1月25日
1月22日
1月21日
更多早参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