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谁是近期大盘下跌幕后元凶?

(2008-08-12 15:04:35)
标签:

原创

投资杂谈

股票

分类: 投资杂谈

谁是近期大盘下跌幕后元凶?

 

淘金客  08年08月12日

 

    大盘近期连续大跌,许多人都在探讨大盘下跌的真正原因。当然能够举出的因素很多,譬如8月进入大小非解禁高峰、管理层维稳“口惠而实不至”、奥运来临市场人气低迷,等等。最近也有名家指出大盘下跌的幕后元凶,其实是俗称“热钱”的国际游资。综合各种信息,淘金客认为,热钱即使不是最近大盘暴跌的幕后元凶,也肯定是落井下石的帮凶。热钱对最近股市的的损害其实不容小视。


    一、最近股市三个反常现象
    反常现象一:美股涨A股跌
    只要一直关注外围股市的投资朋友一定知道一个基本规律,那就是美国股市通常通过香港市场传导作用,进而影响国内A股走势。在以往的行情中,只要美国股市隔夜大涨,那么AH类权重股早盘集合竞价都会比较兴奋,从而使得A股总是出现跳空高开情形;当然,如果美国股市大跌,则情况刚好相反。然而,最近这种现象刚好出现背离。最近是美国股市大涨,而国内A股大跌。有人认为这是A股在走独立行情,但是有经济学家认为,这是因为人民币升值预期放缓,而美元升值预期增强,从而导致隐匿在A股中的热钱短期集中回流美国所致。正是因为热钱撤离A股回流美国,从而导致美股涨A股跌这种反常现象产生。


    反常现象二:B股跌幅远超A股
    B股由于国际化程度远超A股,因此对于国际资本市场反映更加敏感。从目前B股股价来看,基本远低于A股股价。而近期A股估值已经回落到19倍市盈率水平,相对来说B股应该更低,也早已同国际接轨了。但是,最近二天,B股股指跌幅却前二天却暴跌16%,前六天累计暴跌21%。如果不是资金集中撤离市场,B股跌幅会如此远超比A股吗?


    反常现象三:QFII席位反常做空
    QFII在走过刚开始的水土不服之后,后来的表现是令人刮目相看的,原因是对行情和热的精准把握上。TOP数据表明,即使是在3000点时,QFII还多次加仓。即使是到7月底,QFII云集的席位,如中金上海淮海中路营业部,以及甚万上海新昌路营业部还在大举加仓,一度成为市场做多表率。但是,进入八月,QFII却莫名其妙地突然大举翻空,仅中金上海淮海中路营业部8月1日之后的短短数日就净卖出8亿元。而总体来说,QFII是机构投资队伍中近期最大的做空力量。由于每家QFII背后,实际上还有数量更大的境外灰色资金,因此QFII背后的灰色资金很可能才是真正大举做空的最大动能。令人诧异的是,就是在QFII大举做空的这段时间,美国股市出现了连续而猛烈的反弹走势。难道这只是纯粹的巧合?


    二、国内机构是否近期最大做空动能?
    除了热钱外,国内资金构成主要包括大小非、基金、游资、广大散户。事实上,在国家权威媒体和管理层严令维稳论调下,大非减持的可能性并不大;而基金经理更是借个胆子给他们也不敢大肆减持(事实上基金只是保持仓位随波逐流);而游资是近期市场最活跃的资金,不断发动局部战争,主要是从一个板块过渡到另一个板块,有流出但并不明显;广大普通投资者要么早就离场观望要么基本被深套动弹不得,虽然因管理层奥运前没有推出重大利好措施心里悲痛欲绝,但真要在目前位置再割肉离场,相对来说大家还是于心不忍。因此,事实上,国内机构要么被套,要么就在场外观望。在目前位置绝望杀跌的可能性并不大。所以,淘金客认为,只有象国际热钱这类资金,才会在目前位置如此痛下杀手疯狂砸盘,从而逼迫广大散户交出带血筹码。


    三、谁是近期大盘下跌的幕后元凶?
    每一轮大盘下跌,总是有资金在大肆做空,股指才会大幅下跌,这是无可争辩的事实。但是,究竟谁是目前大盘下跌的真正元凶,其实要查出来也不是很难,只要管理层坚决地公布最近几天大举做空的席位,谁是幕后做空元凶便会大白于天下。对于这些敢于与奥运“维稳”行情对着干的做空势力,淘金客认为管理层应该从维护国家安定团结的大局出发,彻底曝光其席位,或者干脆采取坚决措施严厉惩处。

 

本博文章均为原创,转载必须署名淘金客”并注明出处

 

最近文章目前是不是该安静地离开?

          中国股市未来四大战略问题

          开幕式后大盘将如何走?

          开幕日股市暴跌是否要反思?

 查看全部博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