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别与大反弹擦肩而过

(2008-05-15 07:52:05)
标签:

原创

投资杂谈

股票

分类: 投资杂谈

别与大反弹擦肩而过
 

淘金客  08年5月15日  
 

    大盘昨天一根底部中阳线,宣告本次调整基本结束。不出意料的话,大盘在随后几天将强势突破3780点一带阻力区,从而彻底进入本轮反弹主升浪。投资者目前需要彻底转变做空思维,并做好迎接反弹主升浪的准备。

 

    从昨天盘面看,有几个现象值得大家注意:
    1、灾后重建板块表现强势

    事实再次证明,主力总是运用相反理论的高手,就在大家都认为汶川大地震将对大盘产生多大负面影响的时候,主力反其道而行之,几乎将利空当成利好操作。这也是淘金客前几天苦口婆心要普通投资者不要卖股票,并坚决逢低建仓的原因之一。因为,超过十年的投资生涯,淘金客骨子里已经养成主力思维,多年的实战经验也非常了解主力的操作套路。
    2、金融板块绝地崛起

    可以说,金融地产板块是主力这次用来打压洗盘最大工具。在前几天的早盘文章中,淘金客一再强调投资者需要注意金融板块的动向。一旦银行板块企稳,那么大盘调整也就基本结束了。事实上,昨天大盘单边上涨,银行股功不可没。而今天,交通银行1350亿股限售股将解禁。一旦交行巨额解禁股平安上市,那么大盘随后走势将更加坚挺。
    3、农业、医药股回落

    最近几天,农业和医药板块出现连续飙升走势,尤其是农业股,昨天已经出现明显的冲高回落走势,不出意料的话,今天将确认短线顶部。对于该板块的走势,淘金客已经在周一文中有明确分析。投资者还是需要注意短线风险,不要在大行情来临前倒下。

 

    淘金客认为,大盘持续向反弹纵深推进,已经是主力既定的战略目标。因此,投资者目前需要做好参与大级别反弹行情的准备。具体到今天看盘,投资者可以关注如下几点:
    1、灾后重建板块是否继续强势?

    按理来说,灾后重建板块将是短线具有一定持续性的市场热点,淘金客认为,成渝二地的水泥、基建、钢铁、医药等股票应该还有一定的上涨空间,但是其他地域的水泥股则可能会出现回落走势。
    2、银行板块走势是否稳定?

    这是大盘向纵深挺进的重要保障。尤其是今天交通银行132亿股大小非上市,将是对该板块的一个较大考验。由于周一浦发银行限售股平稳上市,昨天还大涨8.72%,淘金客希望银行板块能够继续企稳。由于基金重仓持有银行股,淘金客也希望基金能够在大灾面前,承担起真正的稳定市场的角色。
    3、有色板块是否持续走强?

    昨天大盘上涨,有色板块功不可没。由于有色板块属于本轮调整重灾区,因此主力在该板块做超跌反弹意图非常明显。
    4、券商股能否尽快摆脱调整?

    券商板块是本轮反弹的领头羊,目前调整已经近一周半。券商板块能否尽快摆脱调整,成为多头新的做多力量,成为大盘走势强弱的一个参考。
    5、新能源能否再次崛起?

    由于短线热点农业医药板块已经出现短线调整迹象,因此,淘金客认为大盘需要新的热点板块来维持市场人气。从目前盘面看,只有券商板块和新能源板块目前调整比较彻底。而新能源板块和煤炭板块一样,具有良好的抗通胀特征,因此新能源板块具有中线投资潜力。淘金客认为,在农业、医药短线热点退潮的时候,主力很有可能再次启动能源板块做多。因此,煤炭能否继续走强,新能源能否再次崛起,代表着新主热点诞生。

 

    总体来说,淘金客认为大盘已经摆脱短线洗盘调整压力,一轮大级别的主升行情已经拉开序幕。对于投资者来说,目前要做的就是选好股票持股待涨。在举世瞩目的奥运之年,希望大家不要与大反弹擦肩而过。

 

最近文章《三条主线掘金反弹主升浪》

 

          《市场出现三大积极信号》

 

          《目前是难得的建仓机会》

 

          《大地震能否引发股市地震?》

 

          《利空能使洗盘提前结束吗?》

     

本博文章均为原创,转载必须署名“淘金客”并注明出处
 
 
 
 
 
 
 
 
 
          《谁来保卫3000点?》
 
 
    淘金客投资理念:思考独立  分析独立  操作独立   

 

 

实战看盘:《谁在幕后炒作宏达股份?》

 

          《紫金矿业首日爆炒的启示》

 

          《中石油首日定价如何影响大盘后势?》

 

         《中国远洋尾盘挂单耐人寻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