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牛市没有死,信心最重要!

(2007-07-05 16:40:54)
标签:

原创

投资杂谈

分类: 投资杂谈
 牛市没有死,信心最重要!
淘金客   07年7月5日
 
如果你喜欢股票,如果你关注股指期货,请加入《股指期货博友会》
    从上周开始,笔者就在群公告里指出:目前行情,赚钱不易,轻仓或者干脆空仓休息是最好的操作策略。昨晚,笔者又在《目前行情,不操作就是最好的操作!》一文中,再次提出同样的观点。不知道这几天憧憬反弹博短差的投资朋友,操作效果怎么样?
    从上周五开始,笔者率领群里投资朋友,短线出击了S*ST丹江(600173),今天已全部短线出局,短短五个交易日,参与本次操作的朋友,普遍有高达20%的投资收益。在大盘凶猛调整的市道中,取得这种战绩,没有过硬的心理素质和强悍的操盘水平,是难以做到的。
 
    一、大盘单边下行,个股哀鸿遍野
    大盘今天承接昨日跌势,早盘跳空低开,随后反抽无力回补当天的向下跳空缺口,弱势特征一览无余。此后走势,空方牢牢控制住盘面,多方几无还手之力。下午14:00左右,多方重新启动有色金属板块和券商板块,试图组织反攻,但却无力冲破日内均线压制。随即空方加大攻击力度,多方溃不成军,最终演变成单边下跌行情,二市双双以最低点收盘。二市飘红个股共计区区133家,而包括ST股在内的跌停个股却超过400家。
    从今天盘面看,除了几只题材股点缀涨停榜外,其余的均是超跌反弹股,连涨幅仅为5%的ST股,也堂而皇之登上涨幅排行榜,市场弱势可见一斑。
    今天权重股集体放弃抵抗,是大盘大跌的重要因素;其中前期多头反攻旗手中国石化(600028),今天大幅杀跌破位,对多头士气打击尤其重大。继基金重仓的高价股补跌后,权重蓝筹股也开始加入杀跌行列。在大盘没有明显的企稳前,很难说大盘蓝筹股是目前安全的避风港(详见博客文章《蓝筹股会成为近期安全避风港吗?》)。
    沪市今天以3769点开盘,最高为3778点,以最低点3615点收盘,下跌200点,跌幅为5.25%;深市今天以12306点开盘,最高为12392点,以最低点11783点收盘,下跌725点,跌幅为5.8%。二市共成交1178.5亿元,与昨天基本持平,大盘继续持续缩量。
 
    二、大盘还有多大下跌空间?
    大盘今天已经有效跌破周一的低点,也跌破了本周构筑的小平台,短线已然破位。笔者以前说过,大盘下一重大支撑带在3400~3500一线。因为从技术上看,上证综指在半年线附近将是第一支撑位,而目前的半年线3400点也正好是前期的调整低点。这样一个双重的技术支撑位,在牛市中是不应该被跌破的。因为一旦有效跌破这一支撑位,则大盘双头形态即宣告成立,那么后市走势将非常令人担忧。从今天走势看,明天即有可能切入该支撑带。笔者认为,大盘在此区域将获得强大支撑,不排除在此位置展开一轮技术反弹。
 
    三、后市如何操作?
    对于深度被套的投资朋友来说,目前再盲目割肉已经不明智。但是如果手中持有的是低价绩差股的话,在接下来的反弹中,依然建议冲高乏力时出局。因为这类股票反弹过后,还将踏上漫漫调整之路。
    对于轻仓或空仓的朋友来说,持币观望依然是较好的操作策略。在大盘大跌期间,多观察盘面,多研究个股。对于走势抗跌、主力护盘迹象明显、基本面又较好的股票,后市应该是机会所在。当然,如果短线操作能力较强,也可以轻仓参与接下来的技术反弹行情。但需注意快进快出,并设定严格的止损措施。
 
    四、牛市没有死,信心最重要
    从目前的信息看,中国宏观经济发展良好,支持股市发展的大环境依然向好。无论是管理层还是基金等主力机构,对于中国股市未来的发展,都充满信心。可以说,从2006年初以来的这轮超级牛市,依然前景看好。目前的调整,不过是中国股市未来发展长河中的小小浪花。等将来股市上涨到5000点、8000点、10000点的时候,再回首目前的这轮缩量调整行情,可以说,我们目前正在经历中国股市最伟大的缩量调整(详见博客文章《中国股市最伟大的缩量调整!》)!
    此外,以笔者十几年炒股经验来看,无论是熊市还是牛市,无论是亏损还是盈利,只要有足够的技术和时间,所有在股市中失去的,都能在股市中找回来。但是,一个重要的前提是:绝对不能对炒股失去信心!
    笔者坚持认为:牛市没有死,信心最重要!
 
 
 
 
 
淘金客的风格:
思考独立 分析独立 操作独立
 
 
欢迎收藏 淘金客的博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