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高价股开始杀跌!
低价股超跌反弹,与中高价股补跌形成的碰撞,使周一市场在最低下探3724.19点出现探底反弹,不过,成交量却萎缩到千亿之下。在市场多空缩量拉锯战中,低价股与中高价股的背离走势,到底传递出哪些实战信号呢?
一、中高价蓝筹补跌成为新的市场作空动能,短期潜在风险值得防范。
尽管消息面上对1.55万亿特种国债的发行做了一些澄清,不过,中高价股大面积下跌一度造成市场大幅跳水,整体看这些中高价股下跌具有三方面特征。第一,大幅上涨后的复牌股和新股成为最先跌停的中高价股,比如双汇发展和拓邦电子的早早跌停,率先拉开中高价股大幅杀跌的序幕。第二,参股券商、高送转等去年以来曾经大幅炒高的人气中高价股成为领跌的主要力量,比如大唐电力、辽宁成大、吉林敖东等的大跌,造成了中高价股的杀跌恐慌效应,而参股券商股的下跌,对部分金融股产生一定下跌共振效应,东方集团、中信证券的下跌,对指数拖累作用较大。第三,中高价下跌具有非常典型的补跌效应,比如昆明机床、海立股份等都是近期异常抗跌的中高价股,显示多方最顽强的堡垒开始出现分化现象,中高价股的大面积补跌成为市场周一市场下跌最主要的动力,与低价超跌股的反弹形成鲜明对比。
从客观角度看,周一中高价股群体下跌,而整个市场却出现再度缩量现象,传递出三大实战信号。第一,上周市场震荡下跌,尤其是部分低价股的惨烈下跌,使投资者对于中期调整或者阶段性调整开始逐步认同,也即多空双方对于市场阶段性震荡调整开始统一认识,投资者开始阶段性降低投资预期。这也是导致原先坚守中高价股的部分资金开始撤离,这是导致周一缩量下跌的重要原因。第二,由于部分蓝筹刚刚开始下跌,短期杀跌惯性仍有待反复释放,短期潜在补跌风险值得投资者规避。第三,中高价股下跌尤其是部分基金重仓股的下跌,除了显示基金阵营开始裂变之外,也意味着部分基金的单位净值将会降低,基金分化下跌走势将不可避免,短期有可能加剧基民赎回基金的压力,而这种压力又有可能造成基金甩卖个股压力增大,短期有可能造成中高价股的不确定性增大。第四,从高、中、低价股的运行规律看,在低价股大幅领跌之后,价格坚挺的中高价股出现大幅补跌,市场高、中、低价股短期内都经过了较为惨烈的下跌,是否是短期将要展开技术性反弹的前兆呢?从“530”大震荡之后的走势看,这种可能性很大。
二、中高价与低价股走势的背离,短期有望使低价超跌股反弹行情进一步活跃。
低价股作为近期市场的领跌品种,在普遍跌幅接近50%—60%后,拒绝下跌并表象出较强的反弹欲望,体现出阶段性先下跌、先到位、先反弹的特性,部分品种在市场热钱的攻击下,还出现上攻涨停,乃至连续涨停的势头,出现一定较好的超级短线机会。在中高价股大幅补跌的情况下,不排除短期会进一步吸引资金关注短期跌出交易性机会的低价超跌股。近阶段操作而言,可关注两类个股机会。第一,低价超跌股:指非ST低价超跌股,重点研究短期跌过头的基本面有亮点的低价超跌股,比如跌幅超过55%以上,股价在4、5元钱的低价超跌股,尤其是一些4元出头,每股净资产超过2元,有较高风险防范能力且跌幅巨大的品种,可密切跟踪关注。
对于中高价股,这种补跌分化的过程,一方面潜藏着下跌风险,提供投资者在阶段性调整没有结束的大背景下,即使是有一定业绩支撑的蓝筹股,可能在一定时间内也会存在技术性调整风险。这就对投资者在仓位控制上或品种选择方面提出较高要求,因为选股或者操作稍有不慎,持有中高价蓝筹股也有可能会被短期或阶段性套牢。另一方面,中高价股补跌分化的过程,也给投资者提供了再次筛选真正强势优质蓝筹的机会,对于基本面业绩优良或者低市盈率的优质品种,也带来了低吸机会。
文章来源:北京首放 转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