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资金流向呈现哪些新特点?
本周是2007年行情的第一个交易周,深沪大盘创出了1218.9亿的单日成交天量、以冲高大幅震荡的形式展现在投资者面前,从而拉开了新年行情演绎结构性牛市的帷幕。其中,上证综合指数在短短的两个交易日震幅达到230.59点,周K线收出了带较长上影线的阴线;同时银行板块和部分权重指标股的走弱,尤其是中国银行和工商银行的双双跌停为短期市场走势带来一定隐忧。显然,尽管新年第一周只有两个交易日,但从市场表现和资金流向来看,经过2006年持续上涨且累计涨幅高达130%的证券市场,新年行情注定将以更为复杂的方式继续演绎结构性牛市。
中国银行配售上市凸显银行股估值分歧
中国银行向社会公开发行的网下询价配售175324.7万股普通股中的剩余50%即87662.35万股于1月5日起开始上市流通,中国银行股价延续上日冲高调整的走势继续大幅下跌,并最终以跌停板报收。从表面上看,8.7亿配售部分上市是促成中国银行股价大幅下跌的重要诱因,但其深层次的原因在于银行板块过高的估值而导致短期部分机构的获利套现。
在近期的分析文章中笔者曾提到,中国银行、工商银行、中国石化、中国联通等权重指标股的持续走强是近期大盘加速上攻的主要动力。而近阶段上述权重蓝筹股的走强与股指期货和融资融券的推出有较大关联。股指期货和融资融券的推出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核心蓝筹(权重价值型品种)的流动性,并成为近阶段主流资金的投资取向。从近期的市场表现来看,权重价值型品种俨然已经成为指数上涨的加速器。但笔者认为,支撑股价上涨重要因素在于业绩预期和估值水平,权重指标股在加速上攻之后估值水平已经大幅提升,由此已经引发了市场对其的估值分歧,而这种分歧必然将制约后市大盘进一步上涨的潜力与空间,并成为制约短期行情发展的重要因素。
主流资金流向成长蓝筹
在此前的文章中笔者强调,结构性牛市格局中一个典型的特征就是,一些经营状况没有明显改善、缺乏业绩支撑或不具备良好成长性的上市公司将继续被市场边缘化而最终被淘汰;而只有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导向、符合国家自主创新战略,能够真正代表未来经济结构发展的主导行业和上市公司将持续成长。从这个角度看,结构性牛市将进一步崇尚和深化价值投资理念,证券市场也由此进入蓝筹时代。
在新年的第一个交易日笔者就指出,随着股指的快速拉升和市场整体估值水平的不断提升,权重指标股的吸引力开始减弱,与此同时,具备估值优势、业绩稳定的二线蓝筹将再度受到市场瞩目。周五的市场表现充分印证了笔者的判断。涨幅居前个股的主要集中在钢铁、汽车、能源煤炭、电力、港口机场、航运、高速公路等这些具备估值优势、业绩稳定增长的二线蓝筹板块。笔者坚持认为,那些能够真正代表国民经济发展的“成长蓝筹”必定能够分享 “大国崛起”的盛宴,将继续受到主流资金的追捧。
股权增值与资产注入提升估值水平
笔者反复强调,业绩增长是股价上涨的根本动力,而优质资产的注入和股权增值是上市公司实现业绩跨越式增长的重要方式与途径。值得投资者注意的是,具备股权增值、资产重组与注入等题材的个股也受到资金的大力追捧。注意到,随着金融业的开放,不少金融企业比如商业银行、券商正在积极寻求上市,从而给相关参股的上市公司带来重大的资产重估机会。
如果你关注股指期货
如果你准备参与股指期货
如果你正在仿真交易股指期货
这是股票与股指期货爱好者共同的家园!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