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背后资金流向哪里?
12月18日,上证指数突破2300点,在之后的7个交易日里(12月18日到12月26日),上证指数涨幅高达4.4%,而中信标普A股综合指数涨幅仅1.5%,这显示出上证指数的巨大涨幅大部分来源于以下两个原因:一是工商银行等流通股本占比很小的大盘蓝筹股上涨产生的杠杆效应;二是区间内7只新股上市首日涨幅带来的指数虚涨。
数据显示,近期每日全市场的净流入资金波动较大,尤其12月26日,上证指数虽摸到2500点,但实际资金净流入量为负数,与25日站上2400点时的强势资金流入形成鲜明对比。但鉴于近期资金流向的震荡走势,不排除短期内资金再次强势流入的可能。
在近7个交易日里,各行业指数涨幅平均在3%左右,其中钢铁和金融板块的资金净流入呈现强劲上升趋势。其他板块资金净流入大多呈现下滑趋势,其中除最近指数跌幅比较明显的交通运输、有色金属板块外,机械、房地产板块资金净流入明显呈缩减趋势;电力、医药板块的资金净流入也出现一定程度的下滑。煤炭板块在上周四周五出现一波猛烈反弹,但从周一至今,随着上证指数突破2400点,其资金净流入急剧下降。
另外,我们的研究显示,金融、电力、旅游酒店板块指数对资金的敏感性较高,可以用较少量的资金撬动指数的涨跌。而煤炭、机械、交通运输、有色金属板块则相反。
目前资金流向结果显示,投资者对金融和钢铁板块的热情有增无减,而机械、房地产板块则有被冷落的倾向。从价值分析的角度来看,金融板块整体估值已经较高,投资者应保持冷静;而钢铁和机械板块估值仍较低,建议投资者关注其中业绩优秀的龙头股。
文章引用自:http://中信证券 转
前一篇:他们为何亏得血本无归?
后一篇:基金经理:不做多就将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