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监会:目前总体市场形势正常
11月28日,上证指数站上2000点之后的第7个交易日,证监会市场部负责人就紧急召集券商、基金、保险、上海证券交易所以及中国证券登记结算公司五大机构对市场深入研讨。证监会市场部的结论:"总体判断,目前的市场形势是正常的、健康的。"
知情人士透露,证监会市场部人士作出的判断主要基于四大理由。
第一,市场的总体估值水平合理。相关资料显示,截至12月7日收市,深市和沪市A股的平均市盈率分别为30.34倍和26.8倍。但证监会人士认为,以2006年预计的动态市盈率计,总体估值水平仅在20倍左右,与国际市场水平比较相对合理。
第二,股价上涨结构比较合理。主要体现为赢利比较好的金融、地产涨势较好,起到领军的作用,而167家ST公司涨幅有限。
第三,市场的承受能力大幅提高也被认为是市场健康的表现。6月7日,中行即将上市的消息明朗时,上证指数当天大跌5.33%。但到工行上市时,市场变得波澜不惊。"5-10月份市场融资达1831亿元,超过2000年的水平,但大盘股发行市场承接能力很强,没有产生大波动"。
第四,机构投资者增加带来了资金多元化格局。"到11月底包括基金、券商、QFII、保险、社保、年金在内的机构持有市值占市场比例达39%。"
而参会的基金公司观点与管理层保持了一致。他们认为,从宏观经济面、资金面以及股改之后股市变化等各方面的分析,最后得出的结论为:市场牛市格局不会改变。
不过,证监会市场部人士也认为,在总体健康的情况下涨幅过高、"小非"解禁、股指期货蓄势待发以及市值过度集中是四大隐忧。
相关文章:《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传递何种信息?》http://blog.sina.com.cn/u/56f06336010006xg
文章引用自:http://中财网 转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