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今年老师不收礼

(2010-09-01 12:49:17)
标签:

公交车

母子

教师节

送礼

杂谈

分类: 9.茶座:天南海北

  http://img12.3lian.com/gaoqing02/03/75/71.jpg

今年老师不收礼

 

    学生开学,又逢下班,公交车就像蜗牛一样慢慢向前挪动着。车到A站,上来了一对熟悉的母子,他们坐在我前面的座位上。经常坐这趟车,时间一长,我对这对母子有了一些大概的了解。男孩上小学四年级,母亲在一家民营医院工作。几年来母亲一直都是早晨送小孩上学,晚上接孩子回家,每次都是自己替孩子背着书包,可以说是风雨无阻。

   “妈妈,这个教师节你要给我们班主任送什么啊?”车刚走了一会,小男孩像是想起了什么,他使劲摇着妈妈的手问道。

   “教师节不是九月十号吗?还有几天呢,回家和你爸商量商量再说。”年轻的妈妈抬头朝旁边座位的人看看,一脸无奈的表情。

   “去年你给我们班主任送化妆品,今年得送别的了。唐小龙说他爸去年给老师送红包,不知道他们今年送什么?他爸爸是个当官的,家里可有钱了,要不今年我们也给老师送红包吧。”小男孩满眼睛企盼的目光。

   “别说了好不好,你这孩子咋这么烦人呢?”妈妈又朝旁边座位上的人看看,一脸红晕,有点着急,她用胳膊碰了一下孩子,孩子不吭声了。

    听着前面座位上母子的对话,我忽然想起了最近一些媒体好像在议论教师节该不该给老师送礼的事情,心里不免泛起一些涟漪。给老师送礼应该说是一种社会常态,这是从孔老夫子那个年月就有了的事情。对于中国人来说,送礼收礼是一种感情交流,是私人情意的一种流露,是个人心情的一种表达。中国人自古对教师就有推崇尊敬的习惯,素有“天地君亲师”的说法。老师传道授业解惑,犹如春蚕吐丝,一生辛苦,学生遇合适时机对老师有所表达,也乃人之常情,无可厚非。尤其当下,送礼收礼已在全社会蔚然成风,而且越刮越盛,此种情况下你硬要老师置身其外,不免有“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之嫌。不过说实话,在送礼收礼这个问题上,借用一句老外的话就是,现在的中国人是越来越没有谱了。

    没听说,一个家长教师节没给幼儿园的老师送礼,从此以后,每次接孩子回家,孩子都抹着眼睛告诉家长,每次吃苹果,他的苹果都比王小胖的苹果小。想一想,现在就这么一个孩子,都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同在一个幼儿园,人家孩子顿顿吃大苹果,你的孩子每次都是小苹果,家长心里是啥滋味?送礼,送礼,快送礼!家长找机会送给幼儿园老师一个红包,从此回来再问孩子,孩子笑嘻嘻地说,爸爸,我的苹果比王小胖大了。过去没有教师节,很少听到给老师送礼的,现在一到教师节,孩子和家长就犯了愁,能不愁吗?你不送,别人送,你就成了老师眼中的另一类人了。你送的礼轻,别人送的礼重,你就跟没送一个样。谁都希望老师能够多关照一下自己的孩子,那么多的孩子老师能够关照的过来吗?一次送礼是个礼节,二次送礼就成了习惯,三次送礼就成了规矩。送礼一旦成了规矩,那你就等于给自己套上了一副枷锁。任何一次的间隔,都会让你和收礼者处于一种不安和忖度之中。此刻的送礼,已经没有了当初的温情和美丽,而是成了一种无奈和负担。送礼的琢磨这次送了这个,下次再送什么;收礼的琢磨这次他送了这个,下次他肯定会送点别的。一旦你有一次不送或者送的不到家,过去的努力和积累不但打了折扣,还成了人家耿耿于怀的对象。

    送礼者是被动的,也往往是悲哀的。时下的中国,人情当道,铜臭熏天,该送的礼你不送行吗?没听说?生孩子不送礼,当你在产床上疼的呼天号地,医生却在一边斥责你没出息,“喊什么喊,没生过孩子啊?”没听说?深圳一个产妇生孩子,由于丈夫送的红包太小,医生接生完孩子后把产妇的肛门给缝了,还美其名曰:“我给她做了个免费的痔疮手术。”那产妇上下不通气,憋在床上好多天,每天还得撩起衣被让人家各处来的各类专家检查鉴定,是不是属于一种医疗事故?其肉体和身心所承受的煎熬和侮辱可想而知。

    送礼,送礼,快送礼,送礼还要送大礼!不送大礼,好事办不成,能办的事情给你办坏了,这就是目下中国社会的实相和心态。幼儿园是如此,小学、中学如此,治病救人的医院是如此,整个社会到处都是如此,你怪谁?

    公交车走走停停,到了D站,又是一帮学生涌了上来,他们叽叽喳喳就像一群小鸟。我思绪飞舞,突然想起了脑白金广告的那句话,我似乎听到这群男女学生们一边跳着舞,一边和着脑白金广告的那个旋律齐声在唱:“今年老师不收礼,收礼只收人民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闲聊“抹黑”
后一篇:谁能说的清楚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