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水火无情

(2010-08-05 12:56:24)
标签:

自然

宇宙

杂谈

分类: 9.茶座:天南海北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水 火 无 情

 

    “水火无情”这句话,人们平时可能体会的并不是很深,因为很多时候,我们感受更多的是水的柔情和火的温暖。

    最近一个时期,我国很多地方暴雨成灾,江河暴涨,山洪泛滥,给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每天看电视,都有这样的画面映入眼帘,很多城郭乡村被洪水围困,昔日繁华街道变成了毫无阻拦的河道,齐腰深的洪水浊浪翻滚;许多房屋只露出一个房顶,好似是汪洋中的一条船;万顷良田被淹,即将丰收的庄稼遭受灭顶之灾;来不及逃离的人们被突如其来的洪水和泥石流夺去生命。据官方电视台播报,今年我国已经有一千多人死于洪水和暴雨引发的泥石流,实际死亡的人数据说远高于这个数目。中国是一个自然灾害多发的国家,尤其洪水危害最烈。最近几十年来,隔不了几年,特大或者超历史警戒水位的洪水便光顾我国,尤其是很多南方地区,每次洪水来临,老百姓忧的没法子睡觉,解放军忙的没时间睡觉,地方官僚累的换班睡觉,国务院总理急的睡不着觉,可以说,从上到下,风声鹤唳,草木皆兵,搞的人心惶惶。每每遇到这样的情况,人们都在沉思,人们都在发问,为什么会有这样大的洪水?为什么会有如此多的泥石流发生?大自然到底怎么了?今年超乎寻常的暴雨洪水不仅只是让勤劳勇敢的中国人饱尝痛苦,我们的友好邻邦巴基斯坦最近也遭遇了历史上少有的特大暴雨,最近几天,巴基斯坦的特大洪水已经造成近两千多人死亡,另有五万人被洪水围困,数千栋房屋和大量农田被淹,受灾地区道路通讯中断,上百万人无家可归。中国和巴基斯坦一些地区的洪水还在继续发展,世界上其他地区的洪水正在发生。

    暴雨连天,洪水翻滚,道路损毁,房倒屋塌,城市变成了孤岛,乡村变成了瓦砾,水的威风和力量,是何其的巨大和狂暴。一个地区,一个城市,暴雨和洪水只要持续几天,那里的一切就像遭遇了巨大浩劫,人类苦心经营了几十年甚至几百年的文明眼睁睁在你面前变了样。假如一个地区,一个城市,暴雨和洪水持续十几天,持续几个月,那情况还会怎么样?疑惑不解的同时,很多人们不由想到了美国的大片《2012》,2012年真是人类的末日吗?人类会不会遭遇《圣经》创世纪所描述的那种大洪水?我们的诺亚方舟又在哪里?

    也是在今年的夏天,全世界很多地方都经历了历史上最酷热的天气。骄阳似火,赤日炎炎,大地热气腾腾,每个人都像是一根被炙烤着的香肠,被酷热的天气折磨的苦不堪言。北京如此,上海如此,中国从北到南的很多地方都是如此。素来以避暑胜地著称的日本,今年也不例外,很多地方连续高温,中暑死亡的达50多人,另有数千人被送入医院救治。从地理位置上来看,俄罗斯莫斯科的夏日应该是一个比较凉快的季节,但是今年却奇了。由于连日高温引发的森林大火让莫斯科笼罩在一片烟雾之中,城内浓烟呛人,能见度只有50来米。据凤凰卫视报道,莫斯科起火面积达到20万公顷,大火烧毁房屋数千间,传说俄罗斯的几处军事基地和一个海军后勤仓库被森林大火烧毁,几百架飞机被大火付之一炬。电视台报道,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已经撤换了几个海军将领,事态的严重性可见一斑。高温继续,大火蔓延,莫斯科已经有十几万人参与了熄灭森林大火保卫家园的战斗。美国的卫星发现,在俄罗斯境内有600多个着火点,由于高温天气,外加风助火势,莫斯科森林着火点还在增加。援引俄罗斯总理普金的话,这次莫斯科夏日高温140年未遇,截至目前森林大火已经造成50余人死亡。

    今夏朝鲜森林大火,美国森林大火,莫斯科森林大火,中国南北方的森林大火,美国墨西哥弯的油井大火,中国大连天然气管道破裂引起冲天大火,还有世界其他地方正在燃烧的战火,变着法炙烤着地球,炙烤着人类,可怜无助的人类在烈火浓烟中煎熬,呻吟,挣扎,无数的动植物被烈火烧成灰烬。人类是聪明的动物,总是能够依靠自己的智慧逃避灾害生活下去。兵来将挡,水来土淹,家里着火了,可以向外面跑,一个地方发生火灾了,可以被疏散到别的地方去。房子烧毁了,可以再建;树木烧完了,可以再种;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只要人没烧死,一切就有得救。火是温暖的,也是无情的。普罗米修斯冒着生命危险为人类盗来了的火种,如今正在熊熊燃烧。自古到今,人类用火照明,做饭,取暖,冶炼,可以说,没有火,就没有人类的文明和现在。可是假若有一天,象莫斯科这样的森林大火蔓延至全世界,天上再多出现几个太阳,太阳的炽热风暴将整个地球都点燃,人类还能往哪里跑?射日的后羿在什么地方?几千年后他的箭法是不是还一如当初那样精准?那时的世界将会是一副什么样的情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