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老羊皮原创回忆故乡情感 |
分类: 往事回忆 |
鞭炮的回忆
文/老羊皮
过年有好多好吃好玩的,但鞭炮爆炸后的声音和硝烟使节日的气氛更浓。我喜欢那种味道,那是一种祥和团圆的味道,那是一种期盼和祝福的味道,那是一种生命中追求的幸福味道。
小时候,每年父亲都会买许多的鞭炮,随着我年龄的增长,鞭炮买的越来越大。因为在农村里,人们愿意攀比,生活好的人家,放的鞭炮一定要大,一定要响。
我在家排行老小,胆子也特别小。父亲每次放鞭都要求我们安全第一,还有许多生动事例警戒着我们,所以我一直跟在父亲和哥哥的屁股后面看他们放鞭。后来,父亲有意识地锻炼我,让我用长竿子挑着鞭炮,让哥哥点火,那震耳欲聋的感觉,那硝烟弥漫的惊险,让我永生难忘。再后来,哥哥们都结婚了,我也不能让年迈的父亲再放鞭炮了,所以自己把鞭炮挂在树上,硬着头皮点上火,等看见引信冒出火花,撒腿就跑,气喘吁吁地站在父亲身边,那时有二十岁了,现在想想有多狼狈。
在济南生活的日子里,春节都是回故乡看父母的,所以很少有机会放鞭炮,偶尔不回家乡过春节,对放鞭炮也就是一个意思意思。就是这么个意思意思,也没有了。1994年,济南和全国许多城市一样,禁止放鞭炮,无论是结婚、开业、过年,无论什么特殊的日子都不允许放鞭炮。
在那漫长的日子里,过年再也没有喜庆的鞭炮声了,这年过得无声无息。实在闷得晃,我买了一些塑料鞭炮挂起来,再买一盘VCD在电视里放出鞭炮的声音。想一想,邓小平他老人家过年也不能放鞭炮,也只是在家踩气球,我们也就不抱怨什么了。
2005年春节,在禁放鞭炮十年之后,终于解禁了。那一年济南的鞭炮声音之响是禁放之前和之后从来没有过的,我这辈子肯定也是仅此一回。那是一种从早响到晚,强度从来没有一丝一毫降低的响。那是一种全城老百姓一块的大合唱似的,大家齐心合力,都要表达一种压抑了许久的感情的大合唱。作为济南人,我只见过这一次。那一天是年三十,已经十年没有放鞭炮的济南人几乎把济南炸上了天!
随着时间的推移,济南上空的鞭炮逐步走向了正常。可我却担心起我儿子来了。正当儿子适合放鞭炮的年龄,济南禁鞭炮了,十年以后,儿子又不喜欢放鞭炮的那种热闹。听着那鞭炮声,倒有一些烦的感觉。于是,我不得不用父亲当年的方法,让儿子去放鞭炮。好在我现在买鞭炮还是那种意思意思,图个热闹。看到那些大放烟花爆竹的,还有了一些俗的感觉。
对我而言,小年、除夕、初一、初二、初五、十五、二月二都是要放的,小年算是开始,除夕最是热闹,二月二放完就等下一年了。
鞭炮作为一种特殊的喜庆用品,可以渲染节日气氛,让喜悦的心情得以宣泄。每年的这个时候,每年都这样。不管你走到哪里,不管是在室内、室外,你都置身那种音响里。那种音响使你觉得过节是这样的好,你是如此需要过节,不是吃,不是喝,而是这种气氛。
仅以此文迎接马上到来的虎年春节吧。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