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13/middle/56eccef3h8fbaa17ec54c&690
大陆小学的一年级课本,出现《欢迎台湾小朋友》课文;四年级《跨越海峡的生命桥》课文,也将台湾花莲慈济医院骨髓移植情节融入其中,显示随着两岸交流升温,大陆教育当局有意让小学生及早认识台湾儿童,拉近两岸距离,为下一代做好沟通、融合的准备。
“一只船,扬白帆,漂呀漂呀到台湾。接来台湾小朋友,到我学校玩一玩,伸出双手紧紧握,热情的话儿说不完。”在北京、天津市等多所小学课堂中,传来一年级新生阵阵清脆的朗读声,这是小学一年级《欢迎台湾小朋友》的课文。
另一本《品德与生活》课本,其中一篇中秋节,内容则是“你知道吗?每年的中秋节,厦门的小朋友都要用风筝、气球给台湾的小朋友送去问候”、“祝台湾小朋友中秋快乐!”
此外,大陆民众最熟悉的课文《日月潭》,是出现在小学语文二年级第四册,生动描述日月潭之美。另一篇《跨越海峡的生命桥》课文,以921大地震为背景,描述台湾花莲慈济医院骨髓专家李政道博士,为大陆杭州患有白血病的18岁小钱,成功配对找到台湾合适骨髓移植的感人故事。
课文写道:“小钱得救了。两岸骨肉同胞用爱心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峡的生命桥。也许,小钱和这位台湾青年永远不会见面,这并不重要,因为两岸同胞的心是连在一起的……”
北京市何姓小学导师说,从小让大陆小朋友,友善认识与理解台湾小朋友,可以增进两岸教育良性交流。北京一名新生家长认为,让下一代孩子对台湾小朋友多一分包容和尊重,是值得庆幸的好事。
不少在北京的台商认为:“文意活泼,友善极了!”
花莲县教师会副理长陈源丰说,“内容文意很OK,如今两岸互动频繁,良性沟通与交流,没什么不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