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周艳老师-三位一体语文
周艳老师-三位一体语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7,732
  • 关注人气:1,145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紫藤萝瀑布》练习(含答案)

(2012-06-10 13:59:07)
标签:

教育

分类: 现代文阅读及答案

 

   紫藤萝瀑布  

拟订人:李华芹

班级    姓名       书写     得分    日期       

基础知识

1、根据拼音写汉字:

bèng溅(  ) 伶dīng(  ) zhàn开(  )zhù立(  

2、文章开头写道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这句话在内容和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3、文章题目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文题写出了紫藤萝的什么特点?

                                                                  

4      《紫藤萝瀑布》中写道:藤萝东一穗西一串伶仃地挂在树梢,后来连稀零的花串也没有了。可花儿并没有枯死,藤萝又开花了,而且开得这样盛,这样密。作者赞美藤萝顽强的         ,并由此联想到人的生命。文章运用的是      的写法。
5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通过学习航天英雄杨利伟的事迹,使我受到了很大的鼓舞。
B
.我们应该遵守交通规则,以免不发生事故。
C
.中国人民正在为努力建设一个小康社会。
D
.不是困难吓倒了我们,而是我们战胜了困难。
6
、仿照下面例句写一句话,要求与例句中的格式相似,修辞手法相同。
例句:我愿是一朵欢乐的浪花,为大海营造一点生机。
仿写:                                                
7、有人评论说《紫藤萝瀑布》既是一幅精致的画,又是一首深沉的歌,这两方面体现在什么地方,请作简要回答。



【课外阅读】
    
                 
启迪生命的梅
   
⑴大雪初霁,天地茫茫。
   
⑵如月光普照大地,如白云铺洒人间。
   
⑶踏着雪,我缓缓而来。我已闻到那幽幽的香。是你吗,雾中的仙子,雪中的皇后?是你吗,潜雪傲霜的梅?
   
⑷是的,一定是你。虽然,如雪般洁白的你,可以骗过我的眼睛,然而,胜过雪的那一段香,我又怎会感觉不到?淡雅清新的幽香飘然而来,使我恍若越脱尘世,如入圣地。正如林妹妹说的那样沁梅香可嚼,我忍不住细细品味着。
   
⑸近了,近了,是的,我已看见你。疏缀枝头,粉妆玉琢。褐色梅枝清峻古健,欹长的枝条上弥漫着连绵的白云。或含蓄,或冷傲,或温静,或清高;袅娜亭亭,纷吐幽香;含情脉脉,欲诉还羞,但无妖冶之姿、轻佻之态。
   
⑹在众芳摇落之时,惟有你独绚丽,占尽这满山风情。在百花之中,你和水仙一样飘逸,和玫瑰一样圣洁,无芙蓉之娇嫩,无牡丹之庸俗。哦,你是天宫之花,惟有在瑶池方得一见,却又为何偷下仙宫,来到人间?是为了与这集日月精华于一身的白雪为伴吗?
   
⑺雪后的你,不畏严寒,愈发怒放,绽出片片白玉,犹如在向严冬挑战。微风轻拂过,吹落片片花瓣。你,严寒中的梅,纵使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也要将自己的报春之歌高唱。来时那样无瑕,去时也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不染一丝尘俗。
   
⑻每次雪后,我总会来看一看你——寒梅。因为,你一直给我以生命的启迪:生命之花与其娇艳而受玷污,不如清白而自爱;与其哗众取宠,不如实事求是以保持自己的尊严。
   
⑼我等待着下一次飘雪,我将再一次欣赏你雪后的风采,接受你无言的启迪。
1
、试各用一字概括四至七段写梅的四个方面:

第四段:    第五段:    第六段:     第七段:     
2
、若将全文划分为两个层次,应当如何划分?简述理由。

 

 

 

3、写出文中描写梅的四个句子。

 

 

4、任写出文中的两个排比句。

 

 

5、文中写的关系是什么?

 

 

6、第三段第一句中的      
7
、试说出本文在语言表达上的特点(至少说两点):


答案:

基础知识  1、迸、仃、绽、伫

                2、内容:烘托“我”的情感;结构:引起下文

                3、比喻  形象生动的写出了紫藤萝瀑布的多和密

                4、宗璞  顽强的生命力  借景抒情

                5D

                6、我愿是一棵小草,为大地增添一份绿色.

7、略(语言美;对人生的感悟)

【课外阅读】

1. 香、态、质、力

2.前七段为一层:对梅的描绘与赞美;后两段为一层:作者的抒情和议论。

3. 4.略

5.以雪衬梅,即以雪白衬梅洁,以雪寒衬梅香。 

6.梅

7.使用第二人称直接对梅进行呼告;综合运用比喻、拟人、排比、引用、呼告等修辞;句式整齐,音韵和谐,描写与抒情集于一体,表达精美、精妙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