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http://ww4/large/56eb1a48gy1fhzxxgg2k7j20k00b43z3.jpg
—————
近日,小城温度直飚40摄氏度,每每走到家门口都会被滚滚热浪给逼回。索性鞋子一甩西瓜一抱,窝在空调房里和老妈一起沉迷国产大型科幻爱情狗血剧。
没错,就是《我的前半生》。
这部剧最近撑起了我和我妈母女话题的大半边天,整个房间都回荡着我们俩个“靠男人,幼稚!”“女孩子还是要有自己的事业”“凌玲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小三啊!以退为进破釜沉舟用得妙啊”之类种种关于剧情的吐槽。
在我看来,这部剧不要叫什么《我的前半生》了,叫《我不靠自己家男人也要靠你家男人的前半生》会更加贴切不过。
http://ww4/large/56eb1a48gy1fhzxxfs142j20hs0a0wek.jpg
但看着看着,我骂不出来了。我看不到一个大龄失婚女性重整旗鼓的坚强骄傲,看不到一个独立自主的女强人的自矜聪慧。我只看到了一个在原著里从未出现的“贺涵”像一只上帝之手,指点江山激昂文字,养成游戏玩得风生水起。
这就是片方宣扬的“女性励志大剧”?从头至尾,我只见“意淫”二字。它告诉我们,生为女人什么最悲催?不是学历低,也不是没能力,而是没有搞定男人的能耐。
说到底,唐晶和罗子君都是菟丝花。罗子君依附完丈夫依附贺涵唐晶,一张楚楚可怜不谙世事的小脸就足以让人赴汤蹈火。但唐晶,一个完完全全由贺涵一手培养、为了取悦贺涵而快速成长的职场精英角色,难道不是另一种形式的对男性地位的献媚?
披着 “女权主义”外皮,看似批判与社会脱节一心依靠别人的女性,却又塑造一个全知全能的男性角色,难道不是由一种可悲通往另一种可悲吗?
—————
百年前,鲁迅喊出“娜拉走后会怎样”。百年后,我们还是没有跨出那道“门”。
身为女孩,我面临过太多“性别歧视”的时刻。性格外向爱玩爱跳,会被叫做“男人婆”“女汉子”;毕业赠言中,写给男孩子的是“大展宏图”“前途似锦”,写给我的是“早生贵子”“减肥成功”;当我在努力向别人传授科学的性教育时,会收到“你一个女孩子怎么这么污”“不会羞涩的女生真不可爱”之类的评论;我会被灌输“女孩子以后都是回归家庭”“女孩子当大学老师最好了,又清闲又可以照顾家庭”之类的理论……
尤其是,当我尽全力完成一件事情,但最终没有达到预想的成功,我觉得无比沮丧时,总是有一些人会这样安慰我:“没关系嘛,你一个女孩子做到这样已经很好了。”如果没有完成这件事仅仅让我感到的是沮丧,那么这句话才是对我最大的伤害。
http://ww4/large/56eb1a48gy1fhzxxfmuubj20dw07sglr.jpg
很多人会说,现在社会已经不一样了,女性已经崛起了,男女已经平权了,女人也是顶半边天了。在我看来,现实分明对女性更加残酷,男权社会对女性表面上的施恩正是实质上的歧视。
我们既要完成以往传统意义中“传宗接代”的任务(当然现在更残酷了,响应国家号召还得生个二胎,生育权彻底不自由),又要在职场里和男性一样接受相同工作量。我们天天兢兢业业学习,认认真真工作,就是为了让自己变得更好更优秀,但我们付出再多,也还是抵不过别人性别栏中的那个“男”。
只不过因为从存在就无法更改的属性,我们一生都必须被贴上“要温柔”“要淑女”“要顾家”“不要太独立”“不要太逞强”的标签。很多姑娘也确实顺从了,并积极主动地站了出来,加入了贴标签的那波人里,更加卖力地摇旗呐喊。
波伏娃曾说过:“男人的极大幸运在于,他,不论在成年还是在小时候,必须踏上一条极为艰苦的道路,不过这是一条最可靠的道路;女人的不幸则在于被几乎不可抗拒的诱惑包围着;她不被要求奋发向上,只被鼓励滑下去到达极乐。当她发觉自己被海市蜃楼愚弄时,已经为时太晚,她的力量在失败的冒险中已被耗尽。”
有多少女孩都想先被看作一个独立的人,再被看作一个女孩。我们不愿意永远生活在矛盾里,自由生长的同时又担心着被社会不容。我们想要有朝一日婚姻和家庭不再是女性被标榜的全部,酒桌上不再有男性开同桌女性肆意的玩笑,职场里不再因为女性还没有结婚生育就拒绝录用。
“不如我们重头来过。”
http://ww4/large/56eb1a48gy1fhzxxfmu4rj20n60iomxm.jpg
————
上不了厅堂
炸得了厨房
————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V大学”,先人一步阅读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