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云会成为红顶商人吗?
(2014-09-23 17:36:00)
以9月19日为中心,中国财经媒体以及公共舆论空间里,开始充斥着诸多正能量的词汇:目标、使命、价值观、梦想、成功、财富、传奇、未来……当纽交所钟声敲过,阿里巴巴成为世界上市值第二大互联网公司,马云变成新中国首富,一场关于钱,又似乎和钱并不那么直接相关的故事,如兴奋剂般刺激着整个中国社会。
用价值观“赚钱”,通过改造中国社会乃至世界来成就自己。这才是马云和阿里巴巴故事最核心的内容。也是中国社会一直到现在还算不上熟悉的商业文明价值观。别忘了,在中国语境里,很久以来,价值观指向的是仅仅是政治层面,是一连串严肃拘谨强有力的口号,这也是为什么,当马云用一连串这种话语体系的词汇描述未来,形容梦想的时候,不少人第一反应是,这是个骗子。
从央视当年的纪录片《书生马云》中,依稀可以看到一个先知在对蒙昧大多数布道时必然遭遇的尴尬。同样的状况甚至发生在马云向“十八罗汉”讲演的历史时刻。即便大家都做凝重沉思状,可是,眼神中依然存在这疑惑:这个看起来像个大忽悠的男人,究竟想做什么?
但不管怎样,15年前杭州一处普通民宅里面,50万元人民币,18个人起步的阿里,最后将自己的名字与一连串伟大的公司一起闪耀:苹果、微软、Facebook、以及更传统的埃克森美孚、GE、沃尔玛,如有评论所言,这是个“代表了现代商业文明演进最高境界”的俱乐部。
理论家们可以从马云身上同时找到一连串的西方商业文明范式中的“正确”与“不正确”,一面是市场经济、规则、开放、互联网,另一面,则是马云身上的东方文化烙印、民族主义色彩,以及由于思想驳杂,导致在公共议题上的屡屡“失言”。马云一开始就和政府生意,到现在还是如此,从不避讳和政府谈恋爱,甚至就在上市之前,还因为他的股权结构、因为特定股东的特殊背景,以及特殊的合伙人制度,而遭到诟病批评。
还有,在美国上市之后,面对异样的游戏规则,阿里的已经存在的一些问题也会被放大。并有可能酝酿成未来的风险,比如假货导致诉讼风险,、比如关联交易。这些在未来都有可能让阿里翻船。但是,商人必须面对真实世界,中国庞大的市场以及迅速增长的中产人群,决定了企业家要有所作为,必须植根在这块土地上,与其一起发展壮大,同时,也要部分接受这个市场里面有特色的政商关系,成为圈层中的一员。这是个需要双赢的故事,而要实现双赢,中国式智慧与世界规则缺一不可。
马云英语教师的身份仿佛是阿里故事的隐喻,两种语言,两种价值观,明规则与潜规则,马云需要寻找微妙的平衡。他与李一、王林的交往并不被知识精英阶层认可,但是,正是这种看起来层次不高的想象力与好奇心,却实践着民间创新制造社会繁荣的理论。接受规则,并且在博弈中改变规则,马云和阿里,就这样成为中国式市场经济在世界格局中的写照。
虽然马云一再强调,鉴于他的求学履历,既然他可以成功,大多数人都可以成功。正如上市庆祝宴会上他所言“说实话,我们没想到会走到今天,也没准备走到今天,可能也不应该是我们走到今天。”可实际上,到了今天,几乎所有地球人都要承认,他就是个天才般适应互联网时代的商人。当然,他也可能犯错,阿里巴巴的命运,同样存在着像雅虎、网景等等传奇一样,划出漂亮弧线以后迅速坠落的可能性。但是,那又如何?特别是考虑到中国市场经济土壤的特殊性,马云的成功,对于中国社会而言,尤其显得珍贵。
这就是马云和阿里的意义,即便在它前面,还有中移动和中石油,可人们都知道,作为中国式市场经济的两种纬度,究竟谁,更应该代表中国式市场经济的未来。如果马云和阿里巴巴真能给中国打开这样一扇门,走出一条被世界真正认可的中国商业发展之路,如果最后马云始终没成为所谓“红顶商人”,无论他结局如何,都可以用伟大形容。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