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谦当校董:文化还是娱乐,其实不是问题
(2010-05-20 10:37:34)
标签:
刘谦苏州大学东吴大学文化 |
写评论有段时间了,前几天在围脖上磨牙,谈及自己近来写了几篇娱评,结果发现有八卦潜质,被一位传媒前辈恭喜了一顿,说写娱乐评论比时事评论有前途。现在时评不流行了,版面萎缩,还是娱乐业以及娱乐新闻业有前途。被她这一表扬,我其实挺受打击。因为虽然属于咸吃萝卜淡操心,可是忧国忧民是我一贯追求,正当幻想着可以以笔为枪,靠手艺吃饭,卖字赚钱而行走微凉大地的时候,这前辈说这想法凹凸了,逆潮流而动了。而且,更让我沮丧的是,我发现她说的对,今天真是个娱乐业蓬勃发展,娱乐帝国主义已经隐隐成型的时代。
比如这组新闻,编辑们可能就会有些头大,不知道是放在文化版还是娱乐版:据扬子晚报5月18日报道,苏州大学迎来110周年校庆,而毕业于台湾东吴大学的刘谦成为苏州大学名誉董事。刘谦接受记者采访时声称,两岸东吴是一家,而且,自己上学时从不翘课,也从来不作弊。
我是在网上看到这条新闻的,后来找到报纸,发现实际上是同一版面的两条新闻,被网络编辑们整成了一条,结果读起来就有些精神分裂,整合后的新闻前半部分照例是一众领导人在那正襟危坐、面目和蔼而又语重心长谆谆教导,有所言有所不言地回顾完苏大百年风雨之后对它未来发展的光荣道路高瞻远瞩一番。正崇高着呢,一不小心,一个瘦小可爱的台湾男人刘谦出来了,挥舞那双美丽的手,见证奇迹的时刻又到了,对此,我承认我没有做好心理准备。
之所以应该说是“前身”,是因为除了校园校训等等表面文章,今天的苏大和当年那个受美国基督教会赞助的教会大学实在没有什么更多直接的关系,而南方周末之前报道过的东吴大学当年那群法律精英们在随后在大陆的生活,倒是比刘谦更能揭示这所大学和他倡导的精神在这个国家真实的命运:在上海、南京、杭州,那数十位东吴精英学人,几乎每人都有一段不堪回望的过去。
不久前看到一篇文章谈台湾高校的复兴,介绍了两岸学校扯不断的关联,也介绍了一些在大陆消失而在对岸坚持下来的大学,东吴大学就是其中之一。这所大学迁往台湾之后,先是在台北汉口街租房设立东吴补习学校。1954年,当局因为补习学校办学绩效卓著,核准先行成立东吴大学,恢复法学院,成了台湾第一所私立大学。今天的东吴大学已成为台湾著名大学,其法律系依然是学界翘楚。秉持着“养天地正气,法古今完人”的校训精神,培育着“朴实热诚坚毅,专业通识宏观”的青年学子。对比这边的苏大,可能校园是东吴的,校训是东吴的,可大学的精神还是不是东吴的,就难讲了。
也许,这条精神分裂的新闻就是在说明,现在海峡两岸的大学,在今天实际上更能在刘谦那里找到共同语言,说明在这个时代正襟危坐娱乐至死的双重面孔下面,我们见证的不仅仅是奇迹,更是被奇迹遮掩的苍凉和荒芜。因此,文化还是娱乐,在今天根本不是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