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叶兆言:《南京人》

(2008-03-13 09:45:38)
标签:

新书快递

文化

分类: 新书快递
 南京的沿革、南京的怀旧、南京的城南城北,南京人的吃喝玩乐,南京的男人和女人……著名作家叶兆言,活画出南京人作为一个群体的精神和灵魂,请看——

《南京人》

书   名   南京人

ISBN     978-7-305-05277-4

出版日期  2007年10月第1版 

作    者  叶兆言

定    价  16.00元

开    本  850×1168  1/32

 

                                                                                  

☆作者简介

叶兆言,男,江苏苏州人。1957年生。家学渊源,祖父是著名作家及教育家叶圣陶。1982年毕业于南京大学中文系。1986年获硕士学位。1980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长篇小说《死水》、中篇小说集《艳歌》、《夜泊秦淮》、《枣树的故事》、《叶兆言文集》等。其作《追月楼》获1987--1988年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首届江苏文学艺术奖,现为江苏省作协专业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内容简介

本书是南京作家叶兆言的散文集。作为土生土长的南京人和敏感多思的作家,叶兆言对南京这个城市有着独特而深刻的体察,对于南京的城市氛围、南京人的性情习俗有着独到的见解。南京人的性格、好恶、习惯以及南京城的历史在南京人的集体无意识中留下的痕迹,都在书中有着细腻的展现,活画出南京人作为一个群体的精神和灵魂。



☆内容选摘



南京到处都是历史,南京到处都散发着历史的气息。南京可以怀旧的地方实在太多了。

南京的历史,就在我们身边。南京的历史,随手就可以拿出例子来。小时候,我住在户部街附近,此地是南唐的东宫所在地,写“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李后主,就生长在这一带。 不要说我们今天已见不到南唐的影子了,就是我们的前辈,也只能根据书本上的记录,去揣测历史的所在。“无情最是台城柳”,可是我们今天见到的台城,和唐诗人笔下的台城,压根儿就是两回事。但是仅仅这么一座明人留给我们的假台城,已经足够我们怀旧的。

——怀旧情结

说南京人不讲究吃,真是冤枉南京人。当年夫子庙的一家茶楼上,迎面壁上有一副对联:

近夫子之居,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傍秦淮左岸,与花长好,与月同圆。

这副对联非常传神地写出了南京人的闲适,也形象地找到了南京人没出息的根源。传统的南京人,永远是一群会享受的人。这种享乐之风造就了六朝金粉,促进了秦淮河文化的繁荣,自然也附带了一次次的亡国。唐朝杜牧只是在“夜泊秦淮近酒家”之后,才会有感歌女“隔江犹唱后庭花”。《儒林外史》中记载,秦淮两岸酒家昼夜经营,“每天五鼓开张营业,直至夜晚三更方才停止”。由此可见,只要是没什么战乱,南京人口袋里只要有些钱,一个个都是能吃会喝的好手。在那些歌舞升平的日子里,南京酒肆林立,食店栉比,实在是馋嘴人的天下。难怪清朝的袁枚写诗之余,会在这里一本正经地撰写“随园食单”。

——南京的吃

南京人没有这种优越感。历史和现实也不经常赋予南京人这种优越感。南京人有时候也想天真地做一做抖抖自己威风的事,譬如针对“京派”、“海派”,提出一个“宁派”的概念来,但这种说法更多的是像自说自话,不仅别的地方人不会这么认同,就是南京人自己也不会认同。南京人散漫惯了,结不了帮也成不了派,思想一向不统一。南京人是很难概括的,因为南京人的秉性向来让人捉摸不透。

——南京人

 

☆读者定位  对文史、名人轶事、经典作品等感兴趣的读者

☆本社同类图书



李冯:《中国故事》         余斌:《字里行间》

    张生:《乘灰狗旅行》     力《带母语回家》



 

☆上架建议   文学/随笔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