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邮戳厦门福州 |
分类: 邮戳 |
连续收到成都叶友@GlobalCollection
厦门,一直是我向往的城市。一首张暴默唱的《鼓浪屿之波》,让我知道了厦门这个城市,让我知道了鼓浪屿,让我知道了这个离台湾岛最近的城市。
既然向往,就总想去看一看,走一走,可总是没有机会。
鼓浪屿(英文:Kulangsu)
原名“圆沙洲”,别名“圆洲仔”,南宋时期命“五龙屿”,明朝改称“鼓浪屿”。因岛西南方海滩上有一块两米多高、中有洞穴的礁石,每当涨潮水涌,浪击礁石,声似擂鼓,人们称“鼓浪石”,鼓浪屿因此而得名。鼓浪屿街道短小,纵横交错,是厦门最大的一个屿,与厦门岛上的厦门世茂海峡大厦、厦门大学等隔海相望。
海后路旧称得胜街,1931年建,所处的位置曾是一片海滩,称为“海后滩”,修建马路后便名“海后路”。海后路邮政支局所在即为大清厦门一等邮局遗址,已历时百余年。
嘉庚邮局,成立于2017年2月12日,是一座反映华侨文化的主题邮局。
这枚销着“福建厦门/厦大(筒取)”日戳的明信片左边盖有南普陀寺的纪念印章。南普陀寺位于厦门市东南五老峰下,毗邻厦门大学
厦门大学(Xiamen
University),简称厦大(XMU),由著名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于1921年创办,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所华侨创办的大学,是国内最早招收研究生的大学之一,中国首个在海外建设独立校园的大学,被誉为“南方之强”。厦门大学也被誉为“中国最美大学”,校园衔山含湖、面朝大海,背靠万石植物园,一侧是南普陀寺,一侧是白城沙滩,与世界文化遗产鼓浪屿隔海相望,包括群贤楼群、建南楼群、芙蓉楼群以及厦门大学人类学博物馆在内的学校早期建筑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入选“首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名录。
收到叶友寄来的厦门邮戳明信片之后,又给我从福州寄来了一枚福州三坊七巷的明信片。
位于福州中心城区(老城区)的三坊七巷拥有38公顷的完整保护范围,由三个坊、七条巷和一条中轴街肆组成,分别是衣锦坊、文儒坊、光禄坊;杨桥巷、郎官巷、塔巷、黄巷、安民巷、宫巷、吉庇巷和南后街,因此自古就被称为“三坊七巷”。
在游走于各个城市之机,跑到邮局盖戳寄明信片,无疑是一种非常有意义的人生游历记录,有时候也会因为行程、时间的因素在足迹所至之处没有留下点印迹似乎总觉是一种遗憾,因此这种亲自投寄或者盖戳的明信片就显得格外的珍贵,对于未曾身临该地的收片者而言,在欣赏邮戳之时也仿佛神游了此地,也算是一种游历吧。
感谢叶友给了我这种另类的游历纪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