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西江千户苗寨的“艳遇”——故事猎人

(2017-08-25 20:54:51)
标签:

西江千户苗寨

故事猎人

煨酒

竹林人家

贵州旅游

清晨,苗寨还没有完全从睡梦中醒来,和昨夜辉煌的灯火、熙攘的人流相比,显得如此静谧。

http://s14/mw690/001AGwwszy7dIPkuNA1ed&690

http://s12/mw690/001AGwwszy7dIPrV6iv9b&690

http://s13/mw690/001AGwwszy7dIPpksb22c&690

远处的吊脚楼鳞次栉比,袅袅的炊烟从湿漉漉的屋顶上升起,像一首古老的民谣,沉稳、平缓,带着历史的回声。

http://s5/mw690/001AGwwszy7dIQGAyJC14&690

http://s2/mw690/001AGwwszy7dIQHPd4d51&690

天阴阴的,很凉爽,我和闺蜜沿着白水河的左岸去寻找老苗寨。

白水河穿寨而过,河的右岸有观景台,可以乘坐观光车登顶。右岸的吊脚楼都是后建的,基本上都是旅馆和饭店。左岸有两条街道,一条是沿河的商业街,还有一条靠近山坡的老街。苗寨的商业街同样不能免俗,热闹的程度堪比商场,卖银饰的、梳子的、服装的、特色食品的…不一而足,实在没有看点。

老街上有几条通向山坡的路,路旁的吊脚楼明显的有些年头,带着风霜的印记。

http://s16/bmiddle/001AGwwszy7dIPN9noX4f&690

http://s9/mw690/001AGwwszy7dIPI5slW78&690

http://s15/mw690/001AGwwszy7dIPOwsBEce&690

http://s11/mw690/001AGwwszy7dIPJpYi67a&690

http://s16/mw690/001AGwwszy7dIPKIKkL5f&690

“嘎哥”(苗语小巷)曲折蜿蜒,我俩无目的地沿着“嘎哥”穿行于吊脚楼间,不知不觉中来到了“西江苗族蜡染纺织刺绣博物馆”,看正门的设计就很有民族特色,同样是吊脚楼,只是比一般的大些,博物馆没有开门,可能是我们来的太早了吧。

http://s16/bmiddle/001AGwwszy7dIPW84WPcf&690

“嘎哥”引导着我们继续向山上走去,走出不远,装饰古朴的“故事猎人”引起了我的兴趣,并在此驻足。

http://s5/mw690/001AGwwszy7dIPZB38Mf4&690

这是由两个房间组成的店铺,说它是店铺着实有些不合适,但我一时又找不出恰当的词来记录它。

门口挂着玉米、辣椒等农作物,迎门处有一把虎皮椅,煞是醒目。

http://s16/mw690/001AGwwszy7dIQ2EAmXff&690


http://s11/mw690/001AGwwszy7dIQ6TFoe2a&690

http://s10/mw690/001AGwwszy7dIQ8wzuF79&690

椅子两旁陈列了很多苗家的产品,有药、酒、蜡染等。
http://s5/mw690/001AGwwszy7dIQbGhMM74&690

http://s13/mw690/001AGwwszy7dIQdfWUcdc&690

里面的一间柱子上挂有兽头和苗族服装,地中央是原汁原味的苗家灶膛,铁锅吊在天棚上,锅下有红红的火焰(仿真)和劈柴。房间陈列着蜡染和服装。

http://s11/mw690/001AGwwszy7dIQib7IKba&690

http://s6/mw690/001AGwwszy7dIQjRqZvd5&690

http://s8/mw690/001AGwwszy7dIQlpBCT87&690

主人很特别,没有急于推销商品,而是穿着全套的苗族服装,为我们一一讲解苗族的文化、苗家的习俗、苗家服装的寓意,演示灶膛的使用,更有趣的是从箱子里取出苗族的帽子、服装,帮我们戴上、穿上,并配合我们拍照。

主人有着很好的镜头感,也很懂摄影,不时地指导我们的拍摄角度和构图。

http://s4/mw690/001AGwwszy7dIQoMzNF93&690

http://s12/mw690/001AGwwszy7dIQqWjHl9b&690

时光在快乐中飞逝,离开他的窝棚一样的小屋竟有些恋恋不舍。他的房间看似随意,却独具匠心。他的热情、纯朴让我们感受到了苗族家人的善良和美好。

有人说“最美的风景是人”,就是指人的文化。文化需要传承,更需要沉淀,离开了文化的本真,一味地追求做大、做空,让古老的文化变成千篇一律的商业展示,繁华的背后是人性的浮躁,那不是对文化的发扬,而是对文化的扼杀。

“故事猎人”是我在苗寨最美好的记忆,说是“艳遇”,一点不为过。如果没有“猎人”,我的苗寨之行要苍白的多。

 

苗族是一个古老而神秘的民族,几千年来苗族人不断迁徙,最后集结在西江。苗族人也被称作中国的犹太人

西江千户苗寨座落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县东北部的雷公山山麓,是中国最大、乃至世界最大的苗寨。苗寨由十余个依山而建的自然村寨相连成片,有上千户苗族家庭,接近6000苗族人生活在这里。

苗寨四面环山,梯田依山而上,白水河穿寨而过,将西江苗寨一分为二,千余户吊脚楼随着地形的起伏变化,层峦叠嶂,鳞次栉比,蔚为壮观。

观景台是观赏苗寨的最佳位置,雨中,苗寨烟雨迷蒙。

http://s11/mw690/001AGwwszy7dIQPnHmi8a&690

http://s10/mw690/001AGwwszy7dIQT8OO519&690

http://s12/bmiddle/001AGwwszy7dIQUOOi71b&690

http://s4/mw690/001AGwwszy7dISRam6Tc3&690

苗寨夜色

http://s10/mw690/001AGwwszy7dIQYTKYh59&690

http://s5/mw690/001AGwwszy7dIR02FZa44&690

   出于改善村寨风水条件和方便居民生活考虑,多数苗寨在村寨附近建有风雨桥,以关风蓄气和挡风遮雨。

http://s8/mw690/001AGwwszy7dIR4roKX07&690

 白水河穿寨而过

http://s7/mw690/001AGwwszy7dIRbq7BQ06&690

http://s13/mw690/001AGwwszy7dIRcYrCI8c&690

桥上的栏杆也是别有情趣

http://s14/mw690/001AGwwszy7dIRihhnv6d&690

http://s9/bmiddle/001AGwwszy7dIRk4qb618&690

“来往农家”位于白水河的右岸,也是我们住的家庭旅馆,床铺还算干净,只是卫生间太过简陋。

http://s7/mw690/001AGwwszy7dIRu6oEmb6&690

旅馆旁边的饭馆门口可爱的装饰
http://s10/mw690/001AGwwszy7dIRvH1UZ49&690

寨子里奇妙的引水装置

http://s2/mw690/001AGwwszy7dIRK3Prj11&690

苗族服饰色彩斑斓,据说图案是穿在身上的一部民族史书。

http://s2/mw690/001AGwwszy7dIRQlyWR41&690

http://s11/mw690/001AGwwszy7dIRVdhAS3a&690

 这是陈列在博物馆里的苗王的“百鸟衣”。
http://s4/mw690/001AGwwszy7dIRTH3G333&690

      苗家人热情好客,自然而然,酒是必不可少的。“煨酒”曾经上过“舌尖上的中国”,采用贵州苗家壮家从古至今的一种传统工艺,酒色金黄带黑,口味醇正。在老苗寨路过的“竹林人家“就销售此酒,商品陈列台上的照片就有著名影星杨紫琼和女主人品酒的留影。

http://s16/mw690/001AGwwszy7dISApGMf8f&690

http://s9/mw690/001AGwwszy7dISGEnyMe8&690

好大的酒曲
http://s5/mw690/001AGwwszy7dISELWza34&690

去苗寨前,最让我好奇的当属苗族对歌 , 印象里,对歌应该是青年男女热衷的一项活动,以歌传情。可是在苗寨所见却是另一番景象。对歌的主角竟是七八十岁的爷爷、奶奶。他们盛装端坐在椅子上,男人先唱,女人接唱,就这样一来一往就对起了歌。

苗家人的对歌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这种苗族古歌的演唱是采用盘歌形式问答,调子雄壮而苍凉。

http://s13/mw690/001AGwwszy7dITafQUQ5c&690

 是谁创造了人类?是蝴蝶妈妈创造了人类。

是谁创造了苗家历史?是蚩尤创造了苗家历史。

是谁创造了粮食?是勤劳的双手创造了粮食。

是谁创造了语言和财富?是聪明和智慧的人创造了财富。

                    

攻略:贵阳乘火车到凯里,大约 2个半小时至3小时车程,到达凯里火车站后,门口直接可以乘1路公交车到凯里客车站下,然后乘坐直接到达西江千户苗寨的小巴,车票是25元,车程不到1小时,大约40公里左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小七孔的夏天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