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怀念青春

(2010-04-21 19:56:44)
标签:

情感

青春是晨曦中第一缕霞光,清新、纯净;

青春是早春树梢上的第一抹新绿,稚气、娇弱,带着一丝丝羞怯…

青春是春天山涧欢快的小溪,清澈、透明,唱着歌儿奔向远方。

 

曾几何时,我还是一所普通中学的学生,因中考失利意外地与重点高中失之交臂,这对一心想上大学的我是一个致命的打击。我郁郁寡欢,青葱的岁月却像历尽了人间沧桑。年迈的父母不懂我,爱我的姐姐们又离我太远,那时的通信设备还很落后,彼此的交流只能依靠信件。姐姐们写给我的信件我基本上是收不到的,被好奇的人拿去代看了。我太小的年龄承受着太多的痛苦和孤独。他一直在默默地关注着我,每一次眼神相对的瞬间,我都会心生暖意。

他和我从小学到中学都是同学,可谓青梅竹马。

小学时他是我邻班的班长,聪明而顽皮,好几次与老师吵得不可开交。那个年代很少有孩子敢跟老师吵架的,对此我的印象颇深。有一年校运动会,可能是受样板戏的影响,在开幕式上每个班级都以一出样板戏的造型出场。他们班级出场的节目是《红灯记》,他的李玉和的扮相,帅气得很,现在想起来还是记忆犹新。

初中时学校开始分快慢班,因为成绩都比较好我们都分在快班。那时候男女同学很少交往,桌子上的“三八”线隔开了彼此的距离。记不清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通过小线条交流信息。可能是“某某同学对你有意见,请注意。”“今天考试没考好,心情不佳。”等等,等等。有时也会找机会到彼此有来往的同学家见见面,大家在一起聊聊天。那种春心萌动娇嫩而稚气,现在回味起来还带着丝丝缕缕的甜蜜,它不是成人眼中“恐怖”的早恋。所以对于已上中学的儿子与女同学的交往我一直持宽容的态度。

高中时我们都没考上重点高中。这时的我们没有了交谈,没有了纸条,也许相知的人心是相通的。他太懂我,懂我的欢乐、我的痛苦、我的追求、我的喜好,有时候我甚至觉得他比我自己都了解我,也许正因为这些注定了我们只能做知己。

高中毕业时,因为家庭的原因我只能考中专,我是多么得不情愿,我宁愿复读也想上大学。记得我五六岁时,哥哥逗我:“小妹,长大后上什么学?”正退乳牙的我虽然吐字不清,但很坚定地说:“我要留学。”可想而知当父母告诉我不能上大学时,我是多么地痛苦。如今想起来我还会泪水涟涟。许多年以后,在孩子还小、家庭负担很重的时候,我一次次地参加考试、学习,通过自己的努力,读完了本科并获得了学位。这是我一生永远的痛。

我上了中专,那时高考的升学率是十几个比一个,现在的孩子都会觉得不可思议。我们开始了信件往来,他还没工作,家庭条件也不好,但他很能吃苦。我记得他到街道干过农活,卖过东西。在农场的宿舍里给我写的信让我读出了小男人的坚强。他曾经给我寄过花生米,在那个年代那是很贵重的礼物,但我们的信中从来没有涉及感情的字眼。我们的心是相通的,但我们又是多么得不同。他开朗外向,喜交朋友,讲义气;我内向,好静,喜欢读书,比较低调。

后来他工作了,很理想,现在也是公务员了,可能比很多考上大学、中专的同学干得都好。

毕业后,我回到了家乡的医院,做了一名医生。也许骨子里的小资情结,也许因为我的心一直渴望飞翔,我不快乐,我不能忍受那个闭塞的小城,我要离开。

我终于离开了,但那无声的牵挂与惦念一直萦绕于心。我们是知己,但更像亲人,我们的感情已经超越了爱,而是一种浓浓的亲情。

第一次看《山楂树之恋》时就有一种感觉,仿佛老三和静秋的故事就发生在我们中间,熟悉的场景,纯洁的感情…

 我一直感谢这么多年他对我的帮助、关心和照顾,也从来没有对他说起过这些,但我知道他一定会明白。

 

他是我中专同学,我的学号是21,他是22。他是生活委员,我是学习委员。他常常穿着藏蓝色的上衣、咖啡色的裤子,中等身材,很壮实,皮肤黑黑的,五官很漂亮,说话很温和,学习很勤奋。

上化学试验时,我俩一个组,合作得很愉快。记得有一次,对桌的同学正在用煤气加热的坩埚着火了,他一下子端起我们装着水的坩埚浇了上去,动作之快,令我瞠目结舌。

暑假时,学校组织学生干部夏令营去千山。一路上,他处处照顾我。探海松边,很多人都去留影,望望树下黑黝黝的悬崖,我胆怯了,死活也不敢照相。他什么也没说,轻轻地拉起我的手,把我安顿在树干上,等我照好了相,又赶忙把我扶起。下山的路很陡,我不敢走,他就一直在边上保护着我。

每每翻起那些旧照片,就会想起往事的凤毛麟角。

时光如水,冲走的是淡淡的岁月,而那些美好的记忆,却像海边的卵石,顽强地留在了心里。

临近毕业时,有一天在路上,他喊住了我,记不得说了些什么。但那一声,让我少女的心有了爱的萌动。那时我们传统而保守,那份爱,怯怯的、涩涩的。毕业时,他送了我一个日记本和一支钢笔,我送了他一把檀香扇。

在等待分配的日子里,我收到了他的信,那一刹那,我感到心跳在加速,手抖抖地打开了信。他在信中表达了他的爱,然而在结尾说到:“我一直在压抑着这份感情,以至于感情之火有点熄灭了。”我哭了,为我们没有开始就要结束的爱。

这以后我们一直在纸上缠绵着,每次收到他的信我都忍不住泪流满面,但是我们谁都没有想过应该留住这份爱…再后来,各自都有了家庭,然而每次想起对方,心都会隐隐作痛。

很多年以后再见面时,他说每次见到我,他都会激动好些日子,多少个午夜时分,失眠的他会拿出相册,去重温旧梦。我们都不明白,到底是为什么没有走到一起。也许真的是在错误的时候遇到了对的人,有缘无分?也许我们都太传统、太年轻,年轻得不懂得怎样去爱?

 

好羡慕身边的年轻人,他们的青春奔放而张扬,可以尽情地疯、尽情地玩、尽情地爱,甚至尽情地碰壁,因为年轻还可以重来。

而我的青春我做不了主。

失去的再也不能重来,徒留感慨和无奈。也许正是这些缺憾,让我们的人生有更多的东西值得回味。就像《廊桥遗梦》中的弗郎西斯卡与罗伯特·金凯一样,古老的廊桥,不了的情缘,铭记在心,直到永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