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喜爱音乐,激发学生歌唱的欲望,并能用歌声表达情感。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歌唱能力和创作意识。
知识目标:掌握附点四分音符,重音记号,并了解其在歌曲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喜爱音乐,激发学生歌唱的欲望,并能用歌声表达情感。
教学难点:
间奏的拍手节奏
教学准备:多媒体设备、手风琴等
教学过程:
一、视频导入
1.播放公益广告片《文明的掌声》
设问:请学生说说片中出现了哪些场景?是些怎样的掌声?你有何感想?
2.引出歌曲《拍手拍手》
二、学习歌曲《拍手拍手》
1、设问:音乐会常常带给我们愉快的心情,那么你们想一想在什么场合会出现掌声呢?
掌声能表达什么情感?
2、聆听歌曲《拍手拍手》范唱。
设问:歌曲有什么特征?并听一听歌曲中有几处掌声?(让孩子带着问题去听)
3、再听一次范唱。听一听歌曲有几部分组成?(二部分:齐唱部分与合唱部分。)
4、学唱第一部分:
(1)、听第一部分曲调范唱。
设问:这部分曲调有什么规律?有没有基本相同的曲调?(每句的开始都是附点八分音符;第一、第三句基本相同)。
(2)、学唱第一部分曲调:以学生自学为主。师生共同演唱或者师生、男女生接唱。(3)、齐唱第一部分曲调,在间奏处加入拍手(××)师生再次接唱并在适当的地方加上拍手试试。
5、学唱第二部分:
(1)、听第二部分曲调范唱。
(2)、在教师指导下学唱第二部分曲调。
(3)、找出歌曲中的重音记号。
6、完整地、欢快热情地唱好全歌曲调。
7、再次带着愉快的心情有感情地演唱。
8、设问:歌曲间奏处除按曲谱上节奏拍手外还可作怎样的节奏变化?创编适当的节奏进一步感受歌曲。
9、加入打击乐器伴奏表演,使歌曲的气氛更为热烈。
三、小组合作
小组用不同的形式丰富歌曲
四、小结。
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我首先是以谈话的形式导入:在什么时候会出现掌声?这掌声表达了人们的什么样的感情?结果同学们回答的非常全面,而且上课的热情同时也被调动了起来,而且也能很好的完成教学任务,特别是对一拍、前半拍的休止符的唱法都能解决,能较好地演唱这首歌,并且能很有节奏的为歌曲拍手完成间奏。为后来的学习做了个比较好的铺垫,因此,在本节课上能够较好的完成教学任务,同学们表现的也非常出色。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我认为一节好的音乐课明确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悟,以审美教育为核心,在整个音乐教学过程中要以音乐的美感来感染学生,在教学中,要使学生先对音乐产生浓厚的兴趣,感受、体验和表现音乐中丰富的情感内涵。只有这样,学生才会逐渐喜欢音乐,从而才能对音乐有更深一步的了解。要积极引导学生,从而使学生不仅做到现在受益,而且做到终身受益。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