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伴成长 亲子共分享”活动小结
(2015-06-15 11:04:14)
标签:
教育 |
分类: 家校合作 |
此次比赛不仅为同学们营造一个想说、敢说、会说的氛围,更是给同学们提供了展示自我、锻炼自我的机会,不仅锻炼了孩子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增强了孩子的自信心,而且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向“做最好的自己”的目标迈进了一大步!最后经过家长和老师的评判,有16名学生分别获得了本次比赛的“最佳口才奖”、“最佳表演奖”、“最佳创意奖”和“最具潜力奖”。
现将本次活动总结如下:
一、 坚持长效行动 提高活动质量
“故事伴成长亲子共分享”活动,形式是一个比赛,实际是平时工作的一个展示。因为这个学期开学的第3天,学校领导、二年级全体班主任及教导处相关老师就召开了倡导“爸妈听我讲故事”活动的会议。在会上,武校长说:这项活动对孩子们的成长非常重要,所以一定要创造机会让更多的孩子能得到锻炼。我们不仅要做,而且要做实做出成效。一边做,一边要善于总结。三个月来,我和班主任老师交流的非常多,随时了解活动的进展情况,了解活动的质量,在跟踪记录中,发现班主任老师几乎是周周组织,所以短时间内让每班均有20多个孩子登上了班级的讲台为老师同学和爸爸妈妈讲故事。从140多个家庭的反馈信息中,不仅知道了家长非常支持学校这项工作,而且了解到咱们班主任老师工作的细致和周到。所以,和二年级班主任合作,从她们身上学到了很多。
这次比赛活动每班推荐的2名学生都是在班级的讲台上得到锻炼过的,他们勇敢自信的表现是在我们的预料之中的。当然,班主任和家长功不可没。报名后班主任老师积极与家长联系,取得了家长的大力支持。在老师的倾心指导下,在家长的支持配合下,在孩子们的精心准备下,小选手们的水平在比赛中有了明显的进步,各位选手的故事讲的是声情并茂、有声有色,赢得现场小观众、家长和评委老师们阵阵热烈的掌声。突显了“讲故事”的特点,提高了比赛的质量。
祝孩子们越来越好!
二、严密方案流程 注重细节过程
在制定出可行方案后,学校领导统筹学校相关人员力量,周密部署各项分工,细化具体操作内容和要求,确保了活动的实效性。
组织:于爱萍老师、大队辅导员赵丹及二年级班主任
方案、邀请函、各类表格制作、评分细则、活动流程等(5月20日完成);5月27日给班主任发放通知;6月2日为家长评委发邀请函,并通过校讯通平台提前给二年级全体家长预告了本次活动的具体内容和时间,以便家长能提前调整工作时间或履行好请假手续。
荣誉证制作、打印:于爱萍 徐婷婷
少先大队辅导员赵丹老师提前挑选了两位六年级大队委员担任小主持,并对小主持进行了辅导。
郞晋军老师提前准备条幅、打扫多功能教室。
信息中心主任崔向阳提前安排了何诗慧和李高明老师负责照相。
后期保卫处的石军主任和刘鹏提前为多功能教室准备了凳子。
二年级班主任在组织过程中注意细节,做到有计划、有安排、有落实、善总结。为了达到预期效果,也为了保证现场活动紧凑有序,所有老师和参与学生家长都全身心的投入其中,有的为选手补妆,有的为上下场的小选手缷耳麦,戴耳麦……一切的一切都是一种本能的表现!在此,谢谢各位热心的付出!
三、认真总结反思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此次比赛可以说是一次高水平的比赛,充分展示了二年级各班在语言教育方面的丰硕成果,孩子们清晰流利、富有感染力的语言表达,利落大方、惟妙惟肖的舞台表现,赢得了评委们的一致好评,喜获佳绩,值得祝贺。我们要总结经验,争取在以后的各种活动中取得更好的成绩。本次活动结束了,但在今后的时间,我们要继续努力,把讲故事活动形式多样化,力争人人会讲故事,并长久地把这项活动坚持下去,从而为孩子们营造一个良好的阅读氛围,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1. 在博客中完成“故事伴成长亲子共分享”活动的图文记录。(于爱萍已完成)
2. 在博客中登载参与活动的家长反馈信息(于爱萍已完成)
3. 完成1本档案的建立。(于爱萍已完成)
4. 做好活动总结。(于爱萍已完成)
5. 微信圈里发出活动的主要图片及家长反馈信息(于爱萍已完成)
总结本次故事比赛,有以下几个特点
1.内容丰富多彩
16位选手所讲的故事内容多种多样,主题鲜明,适合小学生的审美情趣:有历史故事;有原创的美文佳作;有优秀的民间故事;有孩子们熟悉的英雄故事。这些故事中,有励志的,有美德的,有益智的,也有讴歌时代人物的,这是一种精神上的鼓舞、思想上的激励,是高品位、深内涵的教育范本,更是孩子们最终沉淀在心底的永恒的精神财富。
2. 形式新颖别致
这次比赛选手们讲故事时大都做到自然流畅、抑扬顿挫、声情并茂。再辅以适当的肢体语言,精彩的表现使会场不时爆发阵阵掌声,令人欢声叫好,同时还涌现了一些让人喜闻乐见的讲故事新形式。比如:王焦点用讲评书的形式开头,上场就使人眼目一亮,紧扣观众心弦,故事中“比什么”的对比更耐人寻味;和沛霖的《包公审石头》,讲的故事曲折委婉,生动传神,听后令人难以忘怀;乐多多组合 ——杨喆涵杨涵予《最好的朋友》,分角色表演非常到位;黄一恒在讲《雷锋的故事》时,用歌曲开头,台上台下互动热烈,引人入胜;吴玥怡小朋友把故事中的“主人公”做成了道具,让表演更具体、形象、生动、活泼;还有其他一个个小选手们有的配乐,有的配以同步画面,把多元素溶在了讲故事之中……这些新形式值得我们好好总结,以不断推陈出新。
3.选手有礼有节
小选手上台都是很自信大方地向听众行队礼,故事结束后感谢大家!这些细节可能不太会影响到得分,但是它能折射出老师家长平时对孩子养成教育习惯的重视程度。
那天,我们的家长评委,对16位小选手的表现进行了专业点评。赞誉的比较多,我在此不一一累赘了……当然建议也十分的中肯。比如:个别孩子的背故事要引导成讲故事;再如:讲故事语调要随故事情节起伏,要有轻重、快慢、抑扬顿挫之别;还有,讲故事一定要在“讲”上下功夫,必要的时候可以把背景音乐去掉…………所以这个活动的展示,不仅是孩子们的展示,更是对父母的一次分享。这些建议对我们的老师与家长也很受用。所以“三人行,必有我师”这是千真万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