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城市实验小学家长学校工作计划
(2014-09-10 09:23:27)
标签:
教育 |
分类: 计划总结 |
晋城市实验小学家长学校工作计划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只有学校教育而没有家庭教育,或只有家庭教育而没有学校教育,都不能完成培养人才这一极其复杂而又艰巨的任务。”这些年来,国内有一种说法颇为流行:“5+2=0”。5代表学生每周在校接受5天教育,2代表双修日接受家庭教育。这个公式意思是说,如果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不能形成合力,那么教育效果就等于0,甚至小于0。设立规范化、特色化的家长学校是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并行、协作并形成合力从而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渠道。加强“家校合作”是破解家庭教育瓶颈的重要途径,也是巩固学校教育成果的迫切需要。过去几年,我校在“家校合作”这块也做过尝试,做过一定的努力,曾多次举办过家长培训、家长会展示活动、开放日活动等一系列家校活动,因为有设计、有意义、有品位得到了家长的普遍认可,家长参与其中生动感受学校教育,充分了解孩子在校状态。但就现代家校合作角度来看,我们只是注意到了单向交流,或向家长展示、或向家长提出配合要求,还缺乏全面的合作意识,没有最大限度地激发家长的参与热情,错失了许多良好的家长教育资源。其次,有一部分家庭对孩子教育问题有着深刻的认识,这类家庭的家长对孩子抚育有着一定的研究和规划,他们摒弃以往单纯的配合、被动的局面,本着对孩子负责的态度,期望能与学校就教育思想达成共识,教育方式协调一致,用积极的态度为学校教育献计献策,所以从今年起,我们将以 “家庭教育提升工程”为契机,以创建“家校合作”特色学校为目标,完善我校家长学校的各项工作,提升办学品位。当然,因为我们的家长学校还处于初级起步阶段,我们需要在摸索中前行,在实践中总结,所以以下设想不是一个学期就能完全实现的,它将是未来几年中不断追求的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为指针,以《全国家庭教育指导大纲》为主要依据,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创新工作思路,确保家长学校工作纳入学校的重要工作日程,使之形成制度化、经常化、规范化,推动家校合作教育全面、均衡、可持续发展。
二、主要工作目标
1、建立创建“家校合作”特色学校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家长学校委员会,成立家庭教育培训、指导讲师团及家校合作联系小组。
2、逐步建立健全家长学校各项管理规章,完善管理机制。
3、完善家长学校各设施建设。
4、起步探索,做好学生、家长的家庭教育问题现状调查、分析。
5、尝试组织系列实践活动。
三、具体工作措施
(一)提高认识,健全组织,加强领导
1、建立创建“家校合作”特色学校工作领导小组。“家校合作”教育工作做到“三纳入”:纳入学校教育发展规划、纳入领导议事日程、纳入目标责任制评估标准。增加经费投入,切实保障家长学校的设施建设和教学、培训经费。建立创建“家校合作”特色学校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工作职责,做到既有分工,又有合作,负责对家长学校发展过程中的重大事项进行报请,审议和决策。
2、建立家长委员会。确定成员名单与分工后,成员学习家长学校办学理念、发展目标和培养目标,并协助家长学校做好宣传、解释工作,带头学习教育理论,熟悉教育法规,掌握教育规律,积极探讨和交流家校合作、共育新人的经验,在家教工作中起表率作用。
3、成立家庭教育培训、指导讲师团。以自荐与他荐相结合的方式,确定家庭教育培训、指导讲师团成员(兼任家长学校的教师)。然后组织认真学习新理论,了解新信息,掌握新知识,形成新观念,使家庭教育指导工作具有时代性、前瞻性、科学性和实效性。
4、组建家校合作联系小组。确定其名单;召开会议解释相关要求与职责,加强责任感,提高荣誉感;开展讨论会,听取和反馈相关意见,给“创建”工作提出合理化建议。
根据家长学校的工作要求,制定和完善以下章程和制度:《晋城市实验小学创建“家校合作”特色学校实施方案》、《晋城市实验小学家长委员会章程》、《晋城市实验小学家长委员会工作制度》、《晋城市实验小学家长学校章程》《学校家长学员学籍管理制度》、《晋城市实验小学家长教学管理制度》、《晋城市实验小学家长学员考勤制度》、《晋城市实验小学优秀家长评比条件》、《晋城市实验小学家庭教育积极分子评比条件》《晋城市实验小学家长学校管理制度》等,做到办学有章可循,管理科学规范。
1、建立创建“家校合作”特色学校办公室,为家长、学生提供零距离、一对一、互动式的家庭教育指导与心理咨询服务。内设 “悄悄话”信箱,摆放家庭教育成功经验、优秀书籍或推介读物目录,为家长学习、掌握教育子女的科学知识和方法提供便利。
2、组建各班的家校联系QQ群,进一步完善 “家校通”及各种通信平台,充分利用学校网站,将家长学校的相关内容及视频发入网站中,供家长学习交流。在校园网“家校互动”版块中增设“家长心声”栏目,了解、收集广大家长在家校合作中的需求和建议。
3、建立家长培训教室。视人数情况可在多功能教室、四楼阅览室及各班级课室授课。
先确定对学生专项调查的要点如:你爱你的父母吗?你希望你的父母怎样教育你?对学生的家长,就家长职业、家庭组成情况、家庭学习环境、家庭经济收入、父母文化程度、家庭教育观念及方法等方面设计调查问卷。调查后通过回收调查表,谈话纪录,综合起来分析,探求共性原因,完成调查报告,为下一步决策提供依据。
(五)尝试组织系列实践活动。
1.利用例会,组织班主任加强新课程背景下“家校合作教育”的理论学习,为科学有效落实相关活动提供理论支撑,对班主任进行一到两次的“家校合作”专题知识讲座。(这个需要邀请专家、学者)
2.举行形式多样的家长会。改变传统家长会班主任“一言堂”的单一形式,根据不同的主题需要,家长会可以是先进家长介绍教子经验的“交流心得式”,探讨家教难题解决办法的 “小组讨论式”,或者学生与家长对话的“亲子对话式”……
3、举办两到三场家长学校专题讲座。在初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的学生、不同类型的家长,有针对性地举办专题讲座。如:针对一年级新生家长,举办新生家长培训班,传授教育学、心理学基本知识,明确怎样做好孩子入学准备工作,知道怎样帮助孩子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针对学困生学生家长,采用互动式讲座,围绕孩子是否曾有留守经历、家庭氛围是否紧张、教养方式是否粗暴等分析孩子后进的主客观原因,探讨家校双方配合教育的途径;针对五、六级学生的家长,帮助家长了解孩子心理发展规律,掌握科学方法,以便营造和谐的亲子关系;另外,还有隔代教育、单亲教育……
4.组织家长阅读《家长学习手册》,(这个得制定本校的家长学习手册)采用电脑报的形式,向家长介绍简单明了、便于操作的“家教小妙招”。
5.组织不同类型的家长会与不同主题的家校合作活动。如:亲子活动;家长开放课;家长进课堂;教子有方好家长谈经验……
四、未来家长学校工作安排表
任务内容 |
完成时间 |
备注 |
建立创建“家校合作”特色学校工作领导小组 |
|
|
建立家长学校委员会 |
本学期期中完成 |
|
成立家校合作联系小组 |
|
|
成立家庭教育培训、指导讲师团 |
本学期期末完成 |
|
逐步建立健全家长学校各项管理规章,完善管理机制 |
本学期先着手制定再修改完善 |
根据机构组织成立先后顺序,制定相应规章制度,并逐步健全 |
组建各班的家校联系QQ群 |
|
覆盖率50% |
在校园网“家校互动”版块中增设“家长心声”栏目 |
(这个有个难度) |
|
家长接待室 |
|
|
学生、家长的家庭教育问题现状调查、分析 |
这个已在一年级做过 |
形成书面报告 |
组织系列实践活动 |
|
大部分活动在学期初安排好,当然还有机动与调整。 |
五、本学期家长学校工作安排
月份 |
具 |
形式 |
承担人 |
对 |
后续工作 (于爱萍) |
九月 |
《唱响家校共育的主旋律》实验小学家长学校开学典礼暨一年级新生家长会
家长作业 |
讲座 |
讲座 组织 李小军主任、于爱萍老师及一年级班主任 方案、各类表格制作、致新生家长的一封信等 主持
赵 协助 郎晋军、段慧萍、薛倩倩等 摄像照相 崔向阳、李高明和何诗慧 |
|
1.
2.
3.
4.
5. |
|
活动 |
二年级班主任 |
部分讲课家长 |
跟踪记录每周各班家长进课堂情况;并在博客在及时记录活动过程,留存第一手资料。 |
|
十月 |
学校成立新一届家长委员会 |
活动 |
说明:这项工作我还不知道具体的程序和规则,得和大家商量后我再详细写方案,订章程…… 边做边学,边学边做 |
各班家长委员会成员 |
|
以后每月的工作已有了初步的设想,但是需要随学校工作计划再作调整和修改,所以十月后再把下月或以后的计划写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