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教子有方好家长”经验交流活动讲课家长排序表
时 间
|
讲 课 家 长
|
讲 座 内
容
|
2014年4月8日
(3:00—5:10)
|
三(4)班 王译萱爸爸
|
如何让孩子自信、快乐(约45分钟)
|
三(1)班 原嘉宁爸爸
|
与孩子沟通的经验和技巧(约15分钟)
|
三(4)班 张贺渊妈妈
|
家长如何做,孩子才能主动学习(约45分钟)
|
2014年4月9日
(3:00—5:10)
|
三(4)班 张贺渊妈妈
|
家长如何做,孩子才能主动学习(约45分钟)
|
三(5)班 苗得雨爸爸
|
如何培养孩子的读书兴趣?(约30分钟)
|
三(3)班 金奕锡妈妈
|
怎样培养孩子的良好性格(约35分钟)
|
2014年4月10日
(3:00—5:10)
|
三(2)班 王昕烨妈妈
|
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和自理能力(约40分钟)
|
三(7)班 郭一霖妈妈
|
如何做一个合格的小学生家长(约30分钟)
|
三(6)班 李昭熹妈妈
|
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约40分钟)
|
2014年4月11日
(3:00—5:10)
|
三(4)班 王译萱妈妈
|
如何让孩子自信、快乐(约45分钟)
|
三(5)班 张佳年妈妈
|
怎样与孩子共成长(约15分钟)
|
三(3)班 杨智瑶爸爸
|
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约45分钟)
|
家长的姓名牌由刘晓雪老师设计制作,在这里在谢谢她!我想这应该是我们学校史上最特别的一种家长姓名牌吧,所以拍照留下纪念.





这是阳光父母大讲堂——“教子有方好家长”第四场经验交流会的会场全景。会前,对会场进行了精心的布置。

于爱萍老师向听课的家长简介:本次活动共有四场,每场活动的主讲人都是来自于三年级的家长,但每场活动的讲课家长、听课家长都不同,而且讲座内容也都不同。
今天是本次活动的第四场,主讲人和讲课内容请看预告……
三(4)班 王译萱妈妈
|
如何让孩子自信、快乐(约45分钟)
|
三(5)班 张佳年妈妈
|
怎样与孩子共成长(约15分钟)
|
三(3)班 杨智瑶爸爸
|
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约45分钟)
|
于爱萍老师向家长们转达武校长前两场活动中的讲话要点:
本次活动的意义
通过“教子有方好家长”经验交流,树立一批言传身教、以德育人,理念科学、教子有方的好家长典型;以典型引路,带动更多的家长能够真正重视家庭教育,唤起你们教育孩子的责任意识。
对孩子的教育不仅仅是学校的责任和义务,只有学校、家庭共同努力,才能使我们的下一代健康茁壮的成长。现在,一个班级只有几名教师,如果每个家长都能教子有方的话,几名教师不就变成了70多个教师,其教育效果肯定会大大增强。
优秀学生的标准和依据
不仅仅是看学生的学习成绩,还要看孩子在学校、班级平时是否团结同学,热爱劳动,品行是否端正,待人接物是否文明、有礼貌等等。这次选出的10位家长,他们这10个孩子不一定是学习成绩最好的,但肯定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好学生。
当然借此机会,也多说了几句。如:同样是100分,含金量是不同的……习惯不同,效果不同……孩子在学校享受的是同等的教育机会,如果孩子之间出现差距,说明是家长教育有差异……

本场第一个讲课的家长是三(4)班王译萱妈妈。这也是她第二次登场了,本来这四场活动中,我给王译萱爸妈都各安排了一次。但王译萱爸爸那场正赶上他出差不能来,最后是王译萱妈妈勇敢顶岗,这次上课前我多次与王译萱妈妈联系,确认这场他们家到底是谁登场。说心里话,我多多少少是希望这个爸爸来。理由是:一是这位爸爸讲课很有“范”,时尚风趣,轻松诙谐,声情并茂、真诚坦率,在试讲时就展示了魅力和风采。二是这次讲座中本来是7个妈妈,4个爸爸,明显“阴盛阳衰”,如果王译萱爸爸再“缺席”的话,更会呈现“一边倒”的趋势。但这次这个爸爸依然是公事缠身,所以妈妈只能再次顶岗。感谢他们全家为了这次活动,上的是双保险,让我吃的是定心丸!同时也祝贺王译萱妈妈出色的表现!在现场我由衷的夸奖:我得感谢你老公的缺席,让我发现了你这块金子!

这是一个非常用心的母亲,心态平和,理念科学,注重引导,善于反思。讲座中很多观点值得我们去学习,去感悟。比如:在孩子取得好成绩时,都会低调处理,适当鼓励,但又指出不足,防止孩子滋生骄傲自满情绪,而在孩子考试成绩不理想时,也会表扬孩子尽了努力,与她一起分析失利的原因,鼓励他们下次考好,不让她丧失信心。因为我们不想让成绩成为孩子骄傲或者自卑的砝码,她值得骄傲的是她取得的每一点进步,而不是成绩本身,而作为家长值得骄傲的也并不是孩子取得的成绩,而是我们在和孩子一同成长!再如:以平等的眼光,用认真而亲切的态度,把孩子看成一个需要尊重的独立的人。说得真好,做得更好!

非常赞同你的观点:每个孩子都是一颗花的种子,只不过每个人的花期不同。有的花一开始就会很灿烂地绽放,有的花需要漫长的等待。不要看着别人的怒放了,自己的那颗还没动静就着急,相信是花,都有自己的花期。给孩子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耐心地施肥、浇水,静待孩子“花期”的到来。让我们一起静等花开!
第二个登场的是三(5)班张佳年的妈妈。记得我最初邀请这位妈妈准备交流时,她有一句话我印象最深:“张佳年同意我去吗?”看来张佳年在家里的地位非常高啊!这说明爸妈把孩子当大人,凡事都会与孩子商量,在他们家,每个人都是平等的,相互尊重的,这点非常好!
不用讲稿,从生活的点滴说说自己是怎样做的。你看,大家听得多么认真,一定从你身上得到了启发吧?
我是有意把张佳年的妈妈安排在这一场的。因为这批听课家长中很多家庭与张佳年的家庭相似,爸爸妈妈都是从农村进城打工,为的就是让孩子有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但在这些家庭中,有的家长进城后,主要从事小商品买卖,有的工作较稳定,如农贸市场的业主、小吃店店主等,但还有很多的工作和收入不稳定,如各种建筑工地的民工等,他们的收入普遍比较低。辛苦务工的家长为了孩子的教育付出的“巨额”投资和急于回报的殷切期待,可能会时不时的把这些压力转稼到孩子身上……这样对孩子就不公平!社会只有分工不同,职业没有高低贵戝之分,所以请张佳年妈妈来,就是让他们看到,农村人的孩子可以一样优秀,父母如果懂教育,同样也一样出色。
我认真的听着张佳年妈妈的讲述,同时在思考着她讲完后怎样接她的话题与听课家长互动。

看到我们这个家长姓名牌了吧?时刻准备着让王译萱爸爸来!
大家笑什么?一定是在听我讲发生在张佳年家里的事吧?

咦?讲台上怎么多了一个小朋友呢?她呢,叫杨智瑶,是三(3)班的学生。旁边这位就是我们今天的第三个主讲人:杨智瑶爸爸。
这个爸爸是一位做事极度认真负责的人。放假前,我向十位“教子有位好家长”布置交流任务后,杨智瑶爸爸只用了20天的时间就完成了初稿。这对我来说,是一种莫大的鼓励。有这样的好家长支持,相信“教子有方好家长”的经验交流一定会取得应有的效果! 所以接到这位爸爸的初稿后,我在第一时间内认真阅读,然后把自己的一些建议迅速回复。后来,我们在用邮件的方式不断的切磋,直到定稿,做成课件 。
有了这位杨爸爸的支持后,我的心里有了一些底气,于是,我以孩子为纽带,向另外的9个家长发起了“攻势”。今天叫来这个孩子用亲切的语气说:“杨智瑶的爸爸已经交稿了,回去帮老师问问你的妈妈写了多少?什么时候能交稿?”明天再叫来另一个孩子以商量的口吻说:“杨智瑶的爸爸写得非常优美,写得特别真实,老师一看稿子就知道人家怎么当好爸爸的,你想不想让你的爸爸超过他呢?……”如此一番一番又一番,虽然费了不少口舌,但也确实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于是乎,有了孩子们的主动回话:“老师,我妈妈快收尾了。”“老师,我爸爸也做了课件”“老师,我妈妈是高中老师,一定能讲好的。”……期间,也陆续接到了家长们的电话:“老师,我把稿子发到你邮箱里了。请帮我提点建议。”“老师,是不是都交了,我这段时间真的很忙,但一定会尽快完成的。”……孩子们的汇报我很高兴,但家长的苦衷我同样的理解。所以我不再催促,我也不能再催促,我在静静的耐心等待……
3月中旬,稿件的初稿全部都到我手,十位家长大力支持,把我感动得热泪盈眶……
我知道,这一段时间他们准备稿件,付出了很多的努力,其中的辛苦只有他们最有体会。我非常感激这十位家长,我相信他们的孩子一定看在眼里,记在心上。所以我和孩子们之间有个秘密约定:做一件特别的礼物送给爸爸妈妈,表达自己对爸爸妈妈十年来辛苦养育,用心教育的谢意。也表达老师对他们的一份敬意。我相信,前面讲完课的家长都一定收到了孩子的厚礼了!
今天,为了表达在这次活动中第一个支持我并让我心里踏实的这位爸爸的特别感谢,所以我特意把他的爱女请到了现场!一是给他加油鼓劲,二是让更多的家长看看这个优秀女儿的背后一定有一个出色的好家长!同时,我也相信这个惊喜一定会让这位爸爸在讲台上更有信心!更有能量!
杨智瑶小朋友是一个多才多艺,全面发展的优秀学生。班干部,小主持人,篮球宝贝……她的作文尤为出色,得益于爸爸妈妈对她阅读的引导。她还在一年级的时候,我们老师就注意到了这个孩子在写作方面与众不同。别的孩子看图说话只能写一两句,加起来也就一二十个字,但杨智瑶却能清晰的表达出一百个字,还把故事编得合情合理。

杨智瑶今天在现场读给“老爸的信”,就是她一气呵成的大作!
女儿这么懂事,爸爸是真的动情了……相信有了这次经历,这位爸爸会更用心的教育孩子。相信你的女儿也一定会成为一个出众的孩子!



我们先讨论一下:孩子养成阅读习惯重要吗?
让孩子变得聪明的办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

培养孩子阅读习惯难吗?难在什么地方?我们首先要有耐心。其次,要坚持。坚持才有习惯,习惯在于坚持。

培养孩子的阅读,我们需要做什么?大家也一定在认真思考吧?我们一起来听听杨智瑶的爸爸是怎样做的?

从小做起,家长要引导并帮助孩子找到阅读的乐趣;从自己做起,家长要努力为孩子创造好的家庭氛围;知识是一个漫长的积累的过程,家长不要操之过急;要积极拓宽孩子的阅读范围,只要内容是健康向上的都可以,并且尽量引导孩子多读经典名著;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有时间多带孩子出去走走,让孩子在生活中体会读书的乐趣;要俯下身来,多听听孩子说话。
杨智瑶爸爸说:在培养孩子方面,永远没有通用的模式。找到适合自己孩子的方法,就是恰当的和有效的。最后引用韩国总统朴瑾惠的一句话共勉: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只存在暂时还没有找到有效解决问题的障碍。只要我们真心投入,真正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关心孩子的精神成长,主动去体味,相信奇迹就在眼前!
由衷的赞扬——
讲得太精彩了!太实用了!谢谢这位认真的爸爸!

这是我们教导处的李小军主任。身兼数职,样样出色。工作中是出类拔萃的好教师,当家长也算的是一个优秀爸爸!李小军老师从孩子聊到学生,从学生聊到家长,用自己的切身经历和体会谈目前孩子身上、学生身上出现的问题,引出家长的一些思考,相信在座的家长内心都会引起波澜……
我在这里想特别说明的一点是:在三年级的孩子里,有7个教师子弟,这7个孩子都非常的优秀,按理说,我的7个同事都应该是这次“教子有方好家长”的人选,但是策划这次活动的时候有过考虑:一是名额有限,二是让不是教育行业的家长来介绍经验比老师讲更具有说服力。所以当时“没收”了学校7个老师的机会,这点也让我很不安。今天第四场活动快接近尾声了,所以我特意为我们学校7个教师代表安排了十分钟与家长交流的机会,我知道这对他们很不公,所以在这里对这7位同事家长表示深深的歉意!下次教师专场一一邀请大家!相信一定会看到你们精彩的表现!

这是我们教研室马海昌主任。我看到他在现场,不经他同意,直接邀请他上台发言。马老师千锤百炼、身经百战,这一点不会难住他。他话不多,但是观点特别鲜明。
一是隔代教育靠不住。这个我比较认同,因为隔代虽然在教育孩子方面有一定的经验积累,也有时间和精力看管孩子,但是隔代会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让一些规则没有尺度,没有标准,他们会因隔代亲而丧失原则,那么孙子、外孙会在这样“宽松”的环境中而没有规则,不会养成好习惯;
二是父母教育中母亲最重要。这个观点我不太同意,所以现场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从社会的现状看,孩子的成长中多数是女性在照顾,引导,教育。如:在家是母亲,在幼儿园是阿姨和女教师,在小学也多数是女教师,如果爸爸不参与,会让我们的男孩子队伍中产生更多的“娘娘腔”“超级宝贝”,而缺少阳刚的男性怎么能在社会上做到顶天立地?从家庭教育角度看,母亲注意的生活细节,父亲能引领孩子勇敢,冒险,探索……所以父母教育,相互补充,缺一不可;
三是父母与孩子同成长。这点说得太对了。因为我们当家长从没系统学过家庭教育的理论,方法,都是“自学成才”“自动上岗”,很多家长都是在摸索中前行,现在一家一个孩子,如果把孩子当试验品,那将是一个危险的赌注!成功了,皆大欢喜,失败了,毁掉几代人的幸福!所以教育孩子是家庭中最重要的工程,我们必须学习,坚信只有“家长好好学习”,才能让“孩子天天向上”!
谢谢马老师精彩的发言!
于爱萍老师对本场活动作了简单小结后,对家长的作业作了要求,并对本月底的家庭征文作了提示。
(以上照片均由电教组崔向阳、李高明、何诗慧三位老师提供,谢谢你们辛苦的劳动!)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