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音乐教案——第四单元——歌曲《嘹亮歌声》
(2014-03-19 09:15:49)
标签:
教育 |
分类: 教学设计 |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方法
听唱法、练习法、启发引导式、比较法、合作式……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竖笛
养成教育训练点
当我们爬上山顶的时候,会干什么?
生答:登高望远、一览众山小、会对着山谷大声喊……
师介绍:对着山谷大声喊,叫做喊山。
你知道喊山之后会发生什么现象吗?会产生回声
2.我们来做个回声的游戏好吗?
按节奏做喊山与回声的游戏。(注意喊山与回声的力度对比,强调喊山时的声音位置)
(用学生自己想象的在山顶对大山喊的话作练习游戏,效果会更好。)
分组做喊山与回声的游戏。
生答:回声的声音比较小。
(教师稍作纠正:喊山与回声相比,回声的力度弱一些。)
二、聆听歌曲: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日本歌曲《嘹亮歌声》。
1.初听范唱,说说这首歌是在哪里演唱的?给你什么样的感受?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展开你们丰富的想象吧!
2.复听范唱,再次体验歌曲的意境。你听出歌曲中的轮唱和合唱了吗?
在山顶演唱,在海边,在草原……
3.介绍轮唱与合唱:轮唱是由两个、三个或四个声部演唱同一个旋律,但不是同时开始的齐唱,而是先后相距一拍或一小节出现,形成此起彼落,连续不断的模仿效果。属于多声部音乐,各声部既演唱同一个旋律,而又形成互相对比、交叉的效果。而合唱是同时出现,演唱不同的旋律。
三、学唱歌曲
1.第一声部
(1)教师范唱,请学生聆听,注意老师演唱时的
声音和气息是怎样的?
(2)学生学唱第一声部。
生:气息连贯、优美的、嘹亮的
(3)纠正学生学唱中的错误,尤其是休止符、全音符和音准。
2.第二声部
(1)教师范唱,注意最后一句的音准。
(2)学生学唱第二声部。
3.看课件,分声部练习最后一句合唱。
4.再听范唱,再次感受合唱和轮唱的美妙,轻声跟唱,并注意全音符的时值要唱足。
(重点教唱最后一句,避免高低声部旋律的混淆)
图形谱的运用,比较形象直观地表现了音高和时值,学生较好地完成了最后一句和声合唱。
6.再次聆听歌曲,注意第二段的歌词中出现的一字多音和一音多字。
7.合唱第二段。
8.完整体验轮唱
9.歌曲处理:
加快速度,用歌曲原速演唱;
唱出声部间的力度对比;
气息平稳、悠长;
唱出乐句的感觉。
10.教师指挥,学生随音乐有表现力地分部轮唱、合唱。
三、小结
师生交流这节课的收获。
在美丽的大自然中,当我们无法用语言表达激动的心情,就让我们用嘹亮的歌声来抒发对大自然和生活的热爱吧。
教学反思
在低年级的音乐课教学中极少接触到二部训练,因此无论是合唱还是轮唱,对于学生来说都可算是难点,都需要一个感受好训练的过程。怎样能够摆脱直接、
这首歌的轮唱听起来具有山谷回声的效果,这启发了我,选择用喊山与回声的游戏,创设情境,由简入难的开始接触轮唱。歌曲轮唱部分的节奏型是:0×××∣×---∣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