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美术课堂----“大手牵小手 同心巧制作”活动记录

标签:
教育 |
分类: 家校合作 |
这是按美术老师的要求提前摆放好的4个活动小组排位。桌凳都摆得整整齐齐,亲子共用一张桌,每张桌子上放了一张家长参与活动的反馈表,正面是活动记录与活动感受,背面是十条教育微博文章,供陆续进场的家长学习,思考。
李秀玲老师在试课件。
这是每次活动中少不了的功臣何诗慧老师,特别是动态的课堂里,摄像,照相忙得不亦乐乎,但每次都没有留下任何一个影像,今天终于走进了镜头。所以在这里要特别的谢谢你!也要谢谢崔向阳老师,李高明老师,记得下次给你们拍点镜头,也要露出庐山真面目啊!
活动前,于爱萍老师有意识的让家长与孩子私聊。可以拉家常,可以说说学校里的新鲜事,也可以说些心里话……
李飞樾在监督妈妈是否关闭手机,是不是做到了以身作则?
于爱萍老师简介亲子课堂的意义。
提问:亲子课堂的主角是谁?
孩子们说:“是孩子”。家长说:“是孩子”。不错,认识一致,观点非常正确。
那家长的角色是什么呢?个别孩子说:“配角”。我不否认。但美术课堂不能一对一辅导,家长在亲子课堂上是老师的助手,孩子的帮手。所以叫——助教。助教既不能大包独揽,(怕孩子落后全部包干)也不能冷眼旁观(只给孩子递东西,没有引导)。
助教是重要的职责是什么?美术课堂是打开孩子想象思维的金钥匙,在亲子活动中要引导孩子仔细观察,拓展思维。多给孩子一些创意的机会,表达的机会,表现的机会。并适时给一些鼓励与表扬……
美女老师登场了。你看,往台上一站,就是一幅美丽的画。难怪,连我们三年级家长私下里悄悄的告诉我,说孩子们回家说什么了?……给美术老师的外貌打了100分!果然名不虚传啊!
人美,心灵更美!李老师是一名能工巧匠呢!相信孩子们在李老师的课堂会学到很多本领的!李秀玲老师课堂上注重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注重学生基本功的训练;注重培养学生绘画的兴趣和感觉;注重挖掘学生的审美能力;鼓励学生张扬个性,鼓励学生独立思考,鼓励学生独立创作。在课外活动中,也能根据学生不同的年龄,不同的需要进行分层指导;她辅导学生的作品在全市小学生艺术节的比赛中屡屡得一等奖。
李老师先向家长提出问题了。
现场观看时,我发现举手的都是我们孩子啊!家长可要加油了。咱们都是学生出身,今天邀请大家走进课堂,就是想让你们重温小学时光,唤起童年美好的回忆!郭清漪赵勇敢,好样的!
(以下图片是大朋友与小朋友在认真听李老师介绍面具的起源,发展变化。这些知识平时接触不多,今天是第一次听到,所以大家听得特别专心)
这是李老师用包装纸和提衣服的袋子以及一些废弃的毽子毛做成的漂亮面具。废物利用,变废为宝。非常值得提倡!
李老师给家长们提了一些亲子活动中的建议,家长们与孩子们开始行动了!以下图片为活动课场景
李老师现场采访开始:问问亲子活动中谁的创意多,谁的动手能力强!……这位特殊的家长中标了!
这表情看,一定是李老师对你评价很高吧?……其实NO!我在现场可以作证:李老师“批评”你不够浪漫!不过,不够浪漫不是缺点,是咱的特点!以后咱们一起向她取点经!慢慢来——
噢!有成品了,我们一起欣赏!
孩子们在兴高采烈的跳面具舞,家长们在抓拍戴着面具的孩子们
李
李老师,和孩子们在交待什么?
家长们在交换了面具的孩子中找自己的孩子。
都对上号了吧?
亲子活动中看到了孩子的另一面,以后要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孩子,多鼓励,孩子会给你们更多的惊喜!
于老师提问:谁都挨过骂?谁都被打过?孩子们几乎齐刷刷的举起了手!
小结:这节课虽然结束了,但亲子活动并不能画上句号。因为这不仅仅是简单的完成一幅作品,而是应该把今天课堂的收获延伸到课外,延伸到家庭。
你们发现没?孩子和家长今天都特别的高兴。家长满脸的幸福,满眼的温柔,亲切的态度,平等的交流,平时指责今天也变成了商量;平时的否定今天也变成了鼓励。所以希望以后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多一些耐心,多一些方法,多一些鼓励,让亲子关系更和谐,……这才是我们家校合作亲子活动的真正用意所在!
提醒两点:一是认真填写反馈表;二是离开课堂前“大手牵小手”把自己的地盘收拾得干干净净!
“大手牵小手同心巧制作”活动反思
李秀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