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音乐教案——第七单元——歌曲《箫》
(2013-05-13 08:51:39)
标签:
教育 |
分类: 教学设计 |
教学目标
1.通过演唱汉族民歌《箫》感受歌曲流畅、起伏的情绪,体验歌曲所表的抒情、愉悦的情感,体验歌曲所蕴含的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2.能用连贯、有支持的气息和舒展流畅、明亮的声音演唱歌曲《箫》。
3.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了解我国民族乐器、渗透传统民族音乐,培养孩子的民族自豪感,弘扬民族精神。
教学重难点
1.能唱好歌曲中出现的一字多音处
教学准备
养成教育训练点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师生问好
2.发声练习
lu.-lu.lu-la.la.la-wu.lu.-lu.wu.lu-.lu.wu.-lu.-lu-
3.复习敲打乐曲《小星星》
二、问答式导入、师生问答互动
1.说说自己认识的民族乐器
学生自由回答
师:我们中国的民族乐器很多,除了刚才同学们讲到的,像古筝、琵琶、唢呐、箫等等,好多好多的。今天呀我带来了一件乐器,
2、辨别“箫”和“笛子”
师出示民族吹管乐器箫与笛子的图片
学生辨认并区分
师:笛是横着吹、箫是竖着吹。
三、渗透民族传统音乐
1.课件播放——箫演奏
师:箫的音色是什么样的?笛子的音色是怎样的?
(低沉的)、(明亮、快捷)
师:同学们!笛、箫是同族同源、都是源于远古时期的古哨,新石器时代开始竹制,在汉代时期箫称之为“羌笛”,羌笛原为古代居住在四川、甘肃一带的羌族人民的乐器。唐代以前笛、箫不分,至唐代后笛箫概念基本分开、横吹为笛、竖吹为箫。中国的民族乐器历史悠久,品种繁多,希望同学们都喜欢我们的民族乐器。
3. 音乐故事《冼星海与箫》
伟大的人们音乐家冼星海、从小跟着外祖父居住在江边的大堤下面,到了晚上的时候、随着微风会传来一阵阵美妙的声音。每到这时小星海就问外祖父;这是什么声音?那是什么歌?这时外祖父发现幼小的小星海很喜欢音乐,于是就用竹子给小星海做了一支短箫,跟着外祖父学吹箫,小星海得到了这支短箫爱不释手,很快就学吹会了好多小曲和民谣。后来冼星海带着外祖父为他做的那支短箫远渡重洋去了外国学习音乐,学成后又带着那支短箫回到祖国,直至后来成为了我国伟大的人民音乐家。
4.说说自己的感受
师:同学们通过冼星海的学吹箫的故事,你们有什么感想?
学生自由回答
师:冼星海从小就树立了远大的理想、立志坚定学音乐当音乐家,经过不断的努力实现了理想。所以我们从小就要有自己的远大理想,而现在就要为自己理想而努力了。
四、教唱歌曲《箫》
1.聆听歌曲
2. 按节奏读歌词、学唱歌曲
(1)师引导学生按节奏读歌词
(2)教师用琴弹奏歌曲旋律,学生按节奏读歌词
(3)、教师引导学生学唱歌曲
3. 处理重难点部分;教师范唱并引导学生练唱
重点:要注意一字一音、一字两音、和一字多音的正确唱法。
4. 教师播放课件歌曲《箫》学生用不同的方法练习
五、复习歌曲
六、小结
鼓励学生上网查找一些民族音乐欣赏。也可以让班上学乐器的同学在下一次上课的时候在班里演奏。
教学反思
但是由于在这节歌唱教学中的时间花费过多了点,学生自主性的互动过于少了点,今后我一定在教学中对这方面多多注意,把音乐教学工作做得更加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