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年级音乐教案——第二单元——歌曲《牧童》

(2012-02-14 08:39:38)
标签:

教育

分类: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启发学生带者愉悦的的心情演唱优美抒情的歌曲《牧童》。

    2. 通过乐器伴奏、演唱、舞蹈等形式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3. 认识三角铁,学会其敲击方法。

重点难点

    1.通过音乐实践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后十六分节奏:xxx

教学方法

    听唱法、教唱法、练习法、引导式、合作、竞赛……

教具准备

    手风琴、课件、打击乐器

养成教育训练点

    音乐课堂常规训练;在合作练习中学会相互欣赏,相互配合。

教学过程

    一、激情引趣

    1.游戏:一天,熊爷爷、熊爸爸、小熊要去散步,听听是谁先出来的?

    教师弹琴:

    xx    xx xx    xx

       | x     x

       -  | x    -

    老师交换顺序弹,听听是谁先走出来的?

(学生听节奏后回答)

    2.节奏练习

    4/4  xx   | x  xx  -

    xx xxx   | xx xx

    3.学生用自编的动作读节奏

    如:xx表示拍手、x表示跺脚、x  表示晃身。

    二、学习歌曲

    1.录音范唱歌曲

    2.师范唱,学生用自编的动作伴奏。

    3.教师范读歌词。

    4.学生按节奏读歌词。

    5.学生随音乐做着动作读歌词。

    6.学生随音乐学唱歌曲。(教师纠错)

    你觉得有什么唱不好的地方吗?

    (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指名学生解决问题或听范唱后再解决)

    7.学生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三、表现歌曲

    1.教师出示打击乐器

    碰钟、木鱼、响板

    2.学生选择适合为歌曲伴奏的乐器。

    3.教师引导学生设计伴奏型

     如:4/4 o  xx   xx

    4/4   o

    4.学生以组用自己设计的伴奏方法为歌曲伴奏。(比赛)

    5.引导学生评价

    6.集体合作表现歌曲(边唱边奏)

    四、课堂小结

    我们今天学的《牧童》是哪里的民歌吗?你是从哪里知道的?你还知道其他地方或民族的有关放牧等情况吗?……

    听音乐走出教室。

 

教学反思:

   

    这首歌曲主要描写了一位儿童放牧的情景,歌曲旋律活泼优美,在节奏方面有一个特点是“后十六分节奏”。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后十六分节奏”,我还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不急着讲这个节奏,只是提醒他们在聆听时重点注意这个节奏(告诉了学生在歌词中画住这个地方)当学生听琴声第三遍的时候,我惊喜地发现,居然有学生跟着旋律轻声地唱了出来,那个在以往课堂上掌握不好的切分节奏居然不攻自破。我想,这就是音乐欣赏的魅力吧!

    当然在不同的班里,采取了方式也不同,比如:在X班我就是把这个切分节奏编了不同的词用学生反复练习,然后再听唱,也取得了同样的效果。教无定法,对待不同特点的学生,需要用不同的方法来对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