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叫“水桶定律”规则,说一个木制水桶,决定其容量,并不是看最长的木板,而是看最短的木板。
这个定律很适应于团队,一个团队里面的精英再厉害,但真正影响团队素质的,还是在某个最差的队友。
一座城市的素质,幸福指数,也是适应这水桶定律的。
也就是说,体现城市的幸福指数,并不在于高大上,不在于城市地标有多雄伟,不在车站机场有多漂亮,不在星级酒店有多少家,更不在看成功人仕有几位。
真正判断城市幸福感的,应该是由最基层的民众来决定,这些生活中的普通人,普罗大众,如果都觉得日子过得开心,幸福,那才是真正的幸福。
有些城市,为了创文,创卫等评核工作,往往采用一刀切的做法,取消这个,取缔那个,就是因为这个那个会影响城市形象,比如说地摊文化,人力车等等,以为这些貌似低端的产业取消了,城市就高端起来,大气起来了,城市就文明了,生活就幸福了。
其实然地,城市要幸福,是必须让所有人都幸福,那才能叫幸福,你能力高,年薪上百万的有用武之地,能力小的,月入三二千的也一样能有工开,有三餐,有居所,这样的城市,才叫是真正的文明城市,幸福城市。
广州市,就是中国城市中,这方面做的最好的。
包容,低调,平实,各有所乐,这些就是广州的幸福所在,是广州长荣不衰的根本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