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名古村落系列之十七:揭阳市揭东县地都镇青屿村

青屿汛,
青屿汛面临榕江的出海口,明末清初,因海寇经常侵掠榕江两岸乡村。清地方政府为防御海寇入侵,于顺治13年,在青屿村的狮山上设立了炮台哨所,并定编为青屿汛,据《揭阳县志》载:“青屿汛……与潮阳石井炮台相峙,出口即南海,进口二十里是南北炮台,......为南北炮台之门户”。
汛,是清朝的一种军事编制,(中国清代兵制,凡千总、把总、外委所统率的绿营兵均称"汛",其驻防巡逻的地区称"汛地")。类似现在的连,排,班这样的单位吧,汛应该就是最基础的一级,据《揭阳县志》载,这里的防守兵44名,还配备了巡逻船一艘。8门火炮......还建有营房等生活设施. 足见这个汛城在当时已经是装备完整的,据记载这个青屿汛是从未开过一枪一炮的,但是因为有炮台这样的威慑力,对扼守粤东海防是有起到相当的作用。也在当时为始发于粤东的海上丝路起到保驾护航的意义。
300多年过去了,今天的这里,仍然保存着当年的炮台建筑。
在青屿村的小广场,屹立着几棵历经了几百年风霜的老榕树,就是这些老榕树,见证着这里的历史苍桑和时代变迁,讲述着多少美丽的故事。
看现在青屿村的门牌,还保留着过去军事营房的印记
青屿村的狮山,虽然山顶上的清代建筑仍然存在,但是整体的修复保护和开发,还是有点不足,上山是没有路的,山都让村民围住了,要上山,必须是跨过村民的围栏,希望当地村委可以有个完整的开发方案,让这里可以成为一个旅游点,成为一个历史见证,也才能够更好的保护这些珍贵的遗产。
古驿道,是见证了我们连接内地的通道,而海边的海防遗址,也一样的见证着过去的海上通道,虽然海防多是以防御为主,但每一个海防点,其实也正是海上通道的启航点。
青屿村,历史已经是赋予了她的荣光,今天也一样地正在走向明天更加辉煌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