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大部分自由行的线路一样,在巴肯山看日落是参观吴哥首站。因为傍晚是看日出的最佳时间,而且在买完吴哥的三日门票后,可以免费上巴肯山看日落。
下午16:00TUTU车司机准时来接我们,坐在车上想着吴哥的神秘面纱马上就要揭开了,心里有些按捺不住的激动。按照我们的计划,第二天游览吴哥小圈的全部景点,打算骑自行车前往,而且我们已经租了自行车2美元/天,所以我们要记住TUTU车从旅馆到吴哥景区的路线。沿着老市场旁的路一直向北,大概20分钟的车程就到景区了。
山脚下热闹的集市

巴肯山是离吴哥寺不远的一座小山丘,高约100米,是附近唯一的制高点,整座山被森林覆盖,从山脚基本看不出山的高度。整个巴肯山就像是一座建筑的基座,四四方方的,在每一面山坡的中央都有一个宽10米左右的道路从下笔直到山顶,两座石狮把守在道路两旁。这些道路具备吴哥所有寺庙遗迹楼梯一样的特点,陡!道路的台阶看上去像是泥土夯成的,长时间的风化早已失去了原来的功能,如果不是因为它太过笔直不像自然形成,感觉就像是因为滑坡形成的大滑梯。为了游客的安全,这几个大滑梯是不让人攀登的,当地旅游部门围绕巴肯山开了一条环山道路,即使天气不好,环上路上也是熙熙攘攘的非常多人。除了徒步还可以骑大象上山。由于这儿是看日出日落的宝地之一,每天临近傍晚都会挤满了游客和小贩,热闹得象个公园。
已经丧失功能登山阶梯


巴肯庙的阶梯

庙前的神牛,祈福的人很多
山顶上的巴肯庙虽然早已破败,但是它是高棉王朝移都吴哥建造的第一个寺庙,被称为“第一次吴哥”。山的西边是开阔的西池(West
Baray),东南方丛林中是吴哥寺。从这里向北可以望见泰柬边界。


巴肯山呈方形,基底为5座叠塔,顶层有5座圣所,占据了平台的中心和各角。基底的各边长76米(249英尺),总高度为13米(43英尺),每边有一段70级的陡石阶。五座叠塔旁都有蹲坐着的石狮。寺庙遗址周围有城墙遗迹和入口石塔。
平台上的圣所

在山顶附近斜坡的各边都有蹲坐着的石狮,这些石狮的比例安排得相当好。另外在右侧还有一座装饰着沙岩柱子的小型建筑,两个“林珈”(印度教中的男性生殖器)雕塑现在被用作分界石。继续向上走,你会看到小道中央有一个佛脚印,这个脚印旁有一个水泥盆,盆上盖着一块木板。再向上可以看到外墙的入口石塔遗迹,过道的两边都有一座沙岩藏经阁,藏经阁的墙上有几排菱形小洞,两座藏经阁的门口均朝西而开,并且每边都有一个门廊。每座叠塔以及石阶两边的各转角都有一座小砖塔。

五座塔的排列方式就像是骰子上的五个点。中间那座塔内有“林珈”雕塑,向四个方向开放,塔顶的其他四座圣所的底座上也有“林珈”雕塑,但只有两个方向敞开。中央圣所东侧旁边的铺面上有镶嵌均匀的小洞,这些小洞很可能用来支撑木头柱子,而顶蓬则由这些木头柱子支撑。中央圣所的角柱拱门上装饰着女神雕像和女精灵,周围是雕琢精细的树叶,壁柱上是浮雕小雕像。门楣中心雕刻着的鱼龙栩栩如生,活灵活现。中央圣所北门的左手边上还有一块碑文。


精美的神女雕刻
柬埔寨的男孩
每次看日出、日落,我们都会遇到坏天气,不管是在峨眉山、华山看日出还是在飞来寺、雨崩村看雪山,我们无一幸免,当然这次也不例外,由于云层太厚,还是没有看到美丽的日落。虽然与日落擦肩而过,但站在山顶欣赏吴哥及其周边的美景也是一件很惬意的事。
小贴士:
1、吴哥景区的入场时间
各处古迹的参观时间都是5:00—18:30。
2、吴哥景区门票
在购票处购票入内。门票分为3种,分别是1日券(20美元)、3日券(40美元)和7日券(60美元),凭票可以参观荔枝山河崩密列之外的所有古迹。岁以下小孩可以免票入内。门票上需要贴上本人照片,现在已经不允许自带照片,必须在买票处拍照,免费。稍待片刻便能拿到。门票一定要随身携带,在每处古迹的入口都需要检票。
一般游客到达暹粒的第一天,都会选择在下午4点左右前往吴哥窟,买票后就可以免费上巴肯山看日落(不包括在门票时效之内)。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