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意甲国米赤字假帐 |
“赤字门”阉割了意甲
文/剑剑飘红
当西甲、英超球队正为网罗自己中意的球员忙得不可开交的时候,好一个意甲,却传出了各支豪门球队深陷财政危机的消息:据意大利当地报纸《24小时太阳报》报道,在18支意甲球队中,自05-06赛季后亏损俱乐部竟达到了17家,唯一一家盈利的球队是乌迪内斯,而意甲三强国米、尤文、米兰却全部面临赤字的局面!
看完消息,第一感觉就是祸不单行:从电话门到暴力门,去年以来意甲就没怎么消停过。刚刚看着尤文图斯冲回了甲级,琢磨着电话门总该结束了,这回却又冒出一个赤字门来——实事求是地说,多支球队陷入财政危机,不比个别球队打点假球的影响小。假若《24小时太阳报》的报道是事实,无疑将使意甲面临毁灭性的打击。
作为一个普通球迷,我们判断一个联赛是上升还是堕落的最简易可行的标准就是:球星尤其是当红球星的流向——他们总是能够吸引球迷的眼球,总是能够给人带来精彩的表演。而众所周知,能够吸引这些球星的,无非就是金钱。谁能够在转会市场上一掷数千万欧元乃至上亿欧元,谁就能就一个豪华之师。从皇马到切尔西,莫不是最好的证明。
而意甲的“赤字”问题,反映在表象上就是整个联赛顶级球员的流失。从前年的舍甫琴科到去年的卡纳瓦罗、赞布罗塔,乃至到本赛季的托尼,一个个在意甲成长起来的巨星却最终选择了离开,这不能不让人伤心。如果说,球员的流动是欧洲赛场上的正常现象,那么,意甲只出不进的态势则实在有点不正常。在上述四人在内的球星离去之后,我们能想起一个从别的联赛转会到意甲的超级球星吗?也许有人会想起罗纳尔多,但外星人只能算是西甲的弃儿。
除此之外,“赤字门”在一定程度上印证了意甲整体运作机制的失败。对于欧洲成熟的职业联赛来说,足球早已经成为了一项产业,作为这个产业重要组成细胞的俱乐部的赢利水平,直接反映了整个联赛运作的健康与否。一项资料显示,从2007—2008赛季开始,仅仅是靠电视转播,英超每个俱乐部就可以得到1700万到2000万英镑的纯收入。相对于英超高超的商业运作水准,以国米为代表的意甲俱乐部仅仅因为“欧冠成绩不佳”就深陷财务危机,还能奢谈意甲联赛的健康发展吗?
在经历了“电话门”、“暴力门”之后,意大利国内联赛已经陷入一个低潮期,而现在,“赤字门”的出现,无疑是对意甲联赛的又一次沉重打击。即使意甲曾经是欧洲联赛中的雄狮,那么现在,被一扇扇门折磨过后,充其量也是只被阉割了的雄狮,再寻昔日雄风,恐怕要好好修养一段时间了。鲁能精英写手博客群
精彩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