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评球论足 |
生子当如丁俊晖 孙子才去踢足球
中国人一向都有生活的紧迫感,最突出的莫过于这句人人皆知的话了:“一天之际在于晨,一年之际在于春”,推而广之,一生之际大概要在于这个人来到人世的最初几年了。所以中国人很多都是在懵懵懂懂的时候就被父母给选定了人生的走向了的。
偶一直对这样的传统很抵触,但当自己有了儿子,才发现自己同样不也能免俗——社会也不允许你免俗。儿子今年三周多了,已经上幼儿园的中班。最近园里的阿姨给家长发了个调查问卷:大体意思就是提醒家长注意,春节后要给孩子孩子报特色班了。不是个大问题,但真操作起来,很费脑筋:先是要考虑儿子自己的兴趣,然后还要看这个特色班学起来累不累,将来会不会有用。
自己爱好体育,儿子的身体素质也不错,而且生性好动,是个学习体育的料。但学什么,很是个问题:体操太累,而且据说对身体有摧残;武术好象也不是奥运项目,将来没多大出息,而且学会了爱打架;学篮球?万一以后没有姚明那身高怎么办?……思来想去,还是学台球,理由如下:
一是台球不太累,拎根球杆捅一捅就可以了,不用费多大力气。
二是台球是个人项目,只要自己努力不用看别人脸色。
三是台球收入也不菲薄,据说丁俊晖在2006年就收入800万人民币。
其实,说句心里话,自己还是希望儿子踢足球。毕竟这个项目是世界第一运动,关注的人多,而且更能体现男人的血性。但很不幸,我不能把自己的儿子办到国外去,生来做了中国人,就不能选择足球,理由同样有三:
一是足球太危险,说不定哪天就挨砍。
二是足球是个集体项目,就算偶儿子是贝利一样的天才,难保碰不到朱广沪一样的教练,那不全瞎了。
三是听说足球俱乐部净欠薪,辛苦半天也拿不到钱。
但是如果儿子争气,将来给偶生个孙子,我看倒是可以踢足球。毕竟那是3、40年后的事了,想来哪天中国足球可以恢复第一运动的风采,中国足球成为第一足球强国也说不定。
前一篇:老朱正在用“娼妇精神”拯救国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