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不谈足球 |
一个本垒打奖一万美金?贫穷女垒令人心酸!
文/剑剑飘红
你知道垒球吗?
不用你回答,我也能猜个差不多——对于绝大多数中国人来说,对垒球的认识大概仅仅来自于看美国电影时的点滴印象:永远也看不懂的规则,古怪的装备,枯燥的过程……我们一直奇怪,生性自由的美国人,干吗要把自己画在这样一个圈圈里玩这种乏味的游戏?我们宁肯去踢足球,哪怕一辈子去不了世界杯,也不愿意去玩这糟糕的什么垒球!
但现在,垒球突然就引起了我们的注意,原因只是在13日举行的多哈亚运会女垒半决赛中,面对最强劲的对手日本队,中国队开出了1万美元的重奖,据说,如果谁能面对日本队的投手上野由岐子的投球打出本垒打,这位打击手就将得1万美圆的重奖。
1万美元。8万多元人民币。对于视亚运会为鸡肋的中国人来说,这样的队内领导公开许诺的大奖在本届亚运会上好象还是首例。中国女垒,凭什么要拿这么高的奖金?这不能不成为我这样一个垒球外行人关心女垒比赛的重要原因。
关心她就要首先了解她。仔细搜寻了一下有关资料才发现,中国女垒,还真是一支了不起的队伍呢!因为是外行,也就不卖弄了,单就查询到的近几届奥运会成绩给大家通报一下:女子垒球项目是在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上首次进入奥运会的,当年,中国队在老教练李敏宽的带领下就一举获得了银牌。以后,由于各国在垒球项目上的投入加大,水平提高很快,而中国女垒则面临着队员年龄偏大、伤病增多的问题,在悉尼奥运会上只获得第四名。2004年,中国女垒聘请了来自美国的主教练珊·迈克唐纳德,在他的上任不久,尚没有完成调整队伍的任务时,仓促出击雅典奥运会,最终在半决赛上惜败日本,取得了第四名的成绩。
作为集体球类项目,除了女排,我一时还真想不出能有那支队伍的奥运会成绩还能和女垒相比的。如果按成绩来分,女垒在世界排名上肯定比某些项目要高,2008的前景也更好,可这似乎并没有为她们换来应有的待遇,姑娘们惟一的幸福是穿在身上的中国国家队运动服。
与足球、篮球这些大项相比,与乒乓球、羽毛球这些强势项目相比,垒球项目并不是国家“投资”的重点项目。因此,中国女垒队员虽然都披着国字号的战袍,过的却是普通人的生活,甚至,她们的生活在某些方面还不如普通人。今年北京的女垒世锦赛期间,有记者去了一次女垒队员在奥体中心的宿舍,发现这里的条件只能用贫寒来表达:破旧的二层小楼,昏暗的楼道里永远看不到阳光,公共卫生间里时时刻刻的滴水声更给这个集体宿舍增添了几分沧桑的味道,而在楼道两个尽头的楼梯口,晒满了运动员们的衣服,在灿烂的阳光下,衣服上鲜艳的“中国”二字又一次提醒了我们,这里是国家队的驻地。队员们的津贴更是每个月只有可怜的不到一千块钱。
写到这里,我的内心充满了酸楚,并为自己原来的想法感到了害羞。知道了一个本垒打要奖励1万美金的消息,我一度对此感到不屑:又在拿纳税人的钱挥霍,又在用全国人民的血汗钱来动员那些没有斗志、没有水平的运动员。幸亏我查了资料。而女垒领队江秀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证实了女垒的窘境,那许出去的1万美金,现在还没有着落。她表示,垒球运动在中国是冷门项目,平时鲜有赞助。如果13日真的有人能够领这一万美金,她希望得到支持垒球发展的企业的赞助
与那些强势项目、影响力大的项目相比,女垒没有少为国家做贡献,他们的努力,照样让无星红旗在赛场上升起。唯一不同的是,她们更象是后娘养的孩子,没有人做棉衣,没有人给买新衣服,饿了只能吃点残羹剩饭,他们只是凭借着自己对胜利的渴望来打球,她们只是凭借着一腔的爱国热情来参赛。
今天晚上,如果女垒的姑娘们真能打出一个本垒打,真能拿下日本队,希望能够有一位有责任感的企业家,能够有一位不那么“嫌贫爱富”的企业家,能够拿出1万美金。不是为了女垒的胜利,就仅仅为了女垒姑娘们的无私和奉献。
前一篇:刘翔破记录,功劳有史冬鹏一份
后一篇:支持足协对国奥整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