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强势项目丢金不可怕 输掉多哈为了赢下北京

(2006-12-07 17:24:26)
分类: 不谈足球
强势项目丢金不可怕 输掉多哈才能赢下北京
文/剑剑飘红
亚运会进入第七天的争夺,截至7日下午4点半,中国军团以78金雄踞榜首、傲视群雄。体操、射击掀起夺金风暴,柔道实现新突破……中国队员夺金如探囊取物,以至于爽的一部分国人喊出了“让出几块金牌”给其他国家的声音。
但令人不爽的东西也不是没有。最突出的就是我们几个传统的优势项目被爆冷:从羽坛一哥林丹1:2不敌韩国李炫一,到肖钦杨威的双双落马再到到乒乓一姐王楠一天内两次输给香港选手帖亚娜,加上垄断了五届亚运会比赛的女子100米蛙泳冠军旁落日本,这些都让国人寝食不安。一度声称亚运金牌“含金量太低”的国人,一旦看到本来应该属于自己的金牌旁落,却忘记了鸡肋的索然无味,惊声高呼起狼来了,甚至提出了“中国传统项目优势尽失,2008北京奥运形势堪忧”的论调来。
其实,如果我们放下唯金牌是图的功利思想,认真想想我们出征亚运之前定下的“培养新人、锻炼队伍”的目标,那么我们就能得出截然相反的结论:国球、游泳项目在多哈的失利实际上是件好事,输掉多哈的他们,将在两年以后赢下北京。
先说影响最大的乒坛一姐王楠的落败。王楠一天之内两负帖雅娜,固然有着多线作战、疲劳应战的因素,但28岁的王楠竞技水平的下滑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按照现在的状态,王楠参加2008奥运会的机会已经微乎其微。而他的输球,却给了年轻小将们关键时刻挑起重担的机会。女双决赛,两名年仅18岁的小将李晓霞和郭跃最终赢得了冠军;同样是她的失利,让小将郭跃成为了女单比赛的焦点,并最终不负众望闯进了决赛,即使不能夺得冠军,相信这样的经历对郭跃征战2008奥运会来说也是一种宝贵的财富。
至于游泳比赛中女子百米蛙泳的失利,则更不值得我们去沮丧。中国此次参赛女子100米蛙泳的是两名小将季丽萍和王群,本来就拥有夺冠的实力,亚运会前,两人100米蛙泳的个人最好成绩分别为1分08秒61、1分08秒93;而北川麻美今年个人最好成绩只有1分08秒71。谁料决赛中,季丽萍只游出了1分09秒47,被自己今年的最好水平慢了近1秒;王群更是只有1分14秒25的低水平表现。多哈的失利,并不能说明是中国女子百米蛙泳项目实力的下滑,更多反映的是两名小将第一次参加这种综合大赛的心情紧张。值得注意的是,这两位姑娘分别只有16岁和15岁,2年后的北京奥运会,两人也只有18和17岁大。对于在亚运会上占有绝对优势的中国军团来说,为奥运会锻炼新人,恐怕要比夺那么一两块没什么竞争力的金牌要重要的多。
我们应该承认,此次亚运会比赛中确实暴露了我们个别项目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老将状态下滑,新人还没有成长起来;心理素质不够稳定、抗压能力不强、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临场应变能力较弱等等,这些都需要在今后不断改进提高。但这是每一个项目新老交替必须要经历的过程,将这些问题暴露在多哈,总比掩盖到北京再去暴露要好得多。亚运会对于我们这样的体育大国来说,计较一块两块金牌的得失已经没有多大意义;给新人更多大赛的历练,为两年后的奥运会练兵,才应该是我们正确的选择。
  不过,令人忧虑的是,从目前状况看,中国游泳在北京奥运会上的冲金点尚不清晰,而且奥运会之前,可供新人们锻炼的国际大赛仅有明年的世界游泳锦标赛等为数不多的机会,但愿新人们能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尽快成长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